草根鞋企如何华丽转身
中国鞋网12月26日讯,回顾2009,世界经济阴霾沉沉,整个鞋行业也是一片愁云惨雾。临近年末,鞋企已经进入结算期,盘点这一年鞋类市场,很多龙头鞋企做的更多的还是跑马圈地,并没有在危机下聚拢更多的财富,当然也没有因为危机而吓慌了阵脚。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将是全球鞋行业进行根本改革的重要一年,而这一年蓄势待发必将完成真正的华丽转身。
敢“闯”精神,造就鞋企辉煌
如今,鞋类市场竞争与日俱增,为了争夺市场的更大范围占有,“胆子大”是首要条件。在企业做出应对抢占先机的决策时,即使是经过多次评估、分析之后还是会存在很大风险,这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其实做任何事情它都有风险的,所以当鞋企去选择怎样的决策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同样也看到的是这件事情的一些商机、一些成功因素。所以说如果鞋企单靠市场前景好做出的分析判断后没勇气拿战略来营造,那么这样只能原地踏步。也有很多实例同样也证明了颠破不灭的真理:成功的基础,在于一个“闯”字。
安踏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在十多年前,安踏在晋江却还是默默无闻。比它知名的鞋企也不少,那么,安踏是如何冲出重围,又如何特立独行的走出自己的品牌道路的呢?在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安踏又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抉择?而这些缘由首先来至于安踏总裁丁志忠爱拼的精神,这个晋江知名品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却从中揭示安踏敢闯敢拼的时代精神。早前,安踏通过借用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作为代言人,孔令辉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安踏品牌战略的命运。因为在这之前安踏拿出了400万来做宣传广告,这个数字相当于安踏当年所有的利润。而如果孔令辉身上的广告不能取得成功,安踏将面临着产品滞销和品牌知名度无法打开的困难局面。显然这是个蓄谋已久的策划,像这样孤注一掷地将宝全部押在了孔令辉一个人身上,风险之大就可想而知了。丁志忠请代言人这件事使他在业界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中透露出的勇气也十足让人佩服。
统筹规划好“创”,是鞋企发展的杀手锏
我们知道发展高技术产业成为当下带动鞋企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而高技术产业的形成需要高新人才对技术的深刻研究,在引进最新技术的同时通过创新演化成为自主研发技术,因此很多鞋企已把争夺科技创新制造财富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也必将由此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技经济引领的产业将成为未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早前鞋企为了争夺市场仅仅限于产品款式、花样的创新,通过表面做文章。而正是这样的善于追随的做法,导致市场份额无法拓展,没有在技术上领先,光靠竞争策略上创新并不是条出路。因此对于中国鞋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在技术上创新。成群结队的鞋厂打着创新的旗号,虽然市场增长很快,但是这样的表面创新并不是系统,很不规范,在很多流程上都显得太随意化。据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四项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只有一项能够取得成功,并且用于开发的资源中近50%都浪费了。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往往关注于大创新、局部创新、一鸣惊人的创新,却常常忽略系统的创新。单靠一个产品的发明或则限于外在技术的创新,这样的企业往往不能把市场和行业做长久。相反,要迎接资本创新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要赢得世界市场的品牌声誉和市场效益,要从传统的点点创新完成向面面创新、系统创新的转变。如果统筹规划好所谓的创新,就需要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等等各个方面的协同效应,全局抓好各个流程或能因此拓展市场份额。
针对这一点,亨达集团做得相对完善点,据有关媒体报道,亨达的“皮革无缝粘接技术”荣膺“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而这项技术在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使皮革制品的大块皮料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设计要求在最佳省料处断开,然后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周波粘合技术,使产品真正达到无缝粘接的效果。该项技术不但可以充分节约皮料,而且制作中产生的边角料等,通过无缝粘结技术处理仍然可以用在皮革制品的制作中,并不影响皮革产品的美观和实用,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真皮产业是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而研发仅仅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要完成核心技术,产品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亨达站在市场上以第三者的角色看系统创新是否支撑企业整个的战略,而这正是亨达的品牌形象烙印在消费者心坎实至名归的事。
时至近日,鞋企如果不能意识到市场的无规则变化,还以为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战略方针就能站立脚跟,显然是个错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鞋企要始终富有颤抖意识,点滴的进步都是源于不懈的努力,纵览整个鞋业市场,成功的鞋企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着企业者爱拼敢赢的时代感。“闯”与“创”同行,下一站发展的新亮点,你准备好了吗?
- 上一篇:优质服务构建鞋业品牌竞争力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