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次复合型软件质量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由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完成的《2009中国软件质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软件业总体上仍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但市场占有率还很低,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人曾用5个“几乎所有”描述国内软件企业现状:几乎所有的软件企业都是从一个信息化项目起步的,几乎所有面向行业的软件公司都坐过从超额利润到微利保本的滑梯,几乎所有的行业信息化市场都有扎堆竞争者,几乎所有的一流行业软件公司都不能放弃代理微软、IBM产品的诱惑,几乎所有的行业软件公司都在天天选择:进入新行业、进入外包、进入嵌入式、进入互联网。
国内软件企业陷于同质化的“红海”中,展开的激烈竞争,由此可见一斑。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国内软件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报告》指出,2008年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全年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软件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9%。2009年前10个月,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691.2亿元,同比增长20.2%。虽然我国软件产业总体发展不错,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我国基础软件的占有率还非常低,通用应用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到2008年年底,上10亿元收入的软件企业有43家,其中民族企业华为、中兴、神州数码的收入超过百亿元。软件人才总量供不应求的趋势得到缓解,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软件人才发展趋势良好,但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凸显,高端软件人才以及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软件质量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软件产业人才体系的大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工业化产品质量的“把门”者,从产品研发到软件提交,软件企业需要全程对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对项目的每个进程节点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软件项目最终达到高质量要求,因而,软件测试工程师也就成为软件开发企业必不可少的技术人才。但目前国内软件测试和开发人员比例大约在1:4~1:5,而国外测试和开发人员比例为1:1,可见,国内软件测试人才需求和职业发展潜力巨大,而中高端的软件测试人才更是难寻。
某软件企业测试总监结合该公司的现状分析说,现在公司的软件质量管理人才奇缺,五、六个测试组从组建伊始,就从来没有满员的编制,根本无法承担大型项目的测试工作。从实际需求看,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急需3类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项目管理人员、系统分析及软件测试人员、熟练的程序员,这3类由高到低的人才结构并未呈金字塔形。
同时,《报告》还指出,我国软件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除规模不够大、集中度不高、缺乏大型骨干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国产软件在易用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及系统集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陈钟认为,中国软件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基础软件开发,创中国自有的软件品牌,这样才能增强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有关专家也指出,作为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我国软件产业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也有着多年海外市场的开拓经验和实力。软件产业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和服务,要重点支持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发展,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