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鞋企要重视品牌发展提升质量
2010-03-02 08:27:38 来源:消费质量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3月2日讯,温家宝总理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名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2009年四川名牌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收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名牌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九届四川名牌授牌大会2月22日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召开,全省新增四川名牌产品393个,总数达到972个,在全国省级名牌中排列第7,在西部名列前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文、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出席会议。
名牌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记者从四川省质监局质量处获悉,我省已经培育四川名牌972个,在西部省区名列前茅,名牌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逐渐形成。2009年四川名牌产品企业数虽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8%,但实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57%、20.08%、31.84%,名牌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加速器。
追求名牌提升质量
“四川名牌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是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四川省质量处处长周方清谈道,名牌作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既可以在产业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整体质量形象,又可以扩大整体知名度和行业市场认知度,通过名牌培育工程,实现质量提升,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要鼓励企业追求名牌。”周方清说,企业一旦有了追求名牌的意识,那么在追求名牌的过程中,自然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夯实标准化、计量检测、质量管理、产品认证等基础性工作,甚至采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自然而然地从低技术、低档次、低效益向高技术、高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增加产品质量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例如,号称“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女鞋,以名牌战略带动,聚集鞋类企业120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年产皮鞋过2亿双,年产值达300亿元,实际出口近20亿美元的制鞋产业。还有四川的家具,比如崇州的全友家私,一直追求名牌,一直创建名牌,现在销售收入达到二三十亿。
“四川制造”走出国门
“国际上流行几句话,叫做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品牌,三类企业卖技术,四类企业才是卖产品。”刘云夏说,四川工业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这种转变就使更多的三类企业往二类企业走,二类企业往一类企业走。一类企业就是做标准的企业,比如微软的标准全世界都得按它的办;二类企业做品牌,品牌有很高的附加值,同样一件衣服,是品牌和不是品牌差别几千元。希望我们四川的企业都要成为一类企业,或者是二类企业,这样我们四川制造才会有更多的附加值,这也是质量兴川的目的所在。
总结四川工业30年的发展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抓质量,抓名牌,才能抓出发展质量、抓出发展效益,抓出核心竞争力。这次评选出的259个日用消费品四川名牌,群众满意度测评指数均高于其他名牌产品。金宫味精、芝芝月饼、盛仙妮牌女式皮鞋、诗丽堂牌护肤品等一批优质产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五粮液白酒、长虹电器等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四川制造”日益焕发光彩。
把四川名牌在国际上叫响
“我省名牌战略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我省名牌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名牌屈指可数。”据刘云夏分析,2009年首次评出28家服务名牌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名牌的覆盖率,为品牌建设增添新内容。
第九届四川名牌授牌大会2月22日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召开,全省新增四川名牌产品393个,总数达到972个,在全国省级名牌中排列第7,在西部名列前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文、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出席会议。
名牌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记者从四川省质监局质量处获悉,我省已经培育四川名牌972个,在西部省区名列前茅,名牌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逐渐形成。2009年四川名牌产品企业数虽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8%,但实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57%、20.08%、31.84%,名牌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加速器。
追求名牌提升质量
“四川名牌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是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四川省质量处处长周方清谈道,名牌作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既可以在产业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整体质量形象,又可以扩大整体知名度和行业市场认知度,通过名牌培育工程,实现质量提升,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要鼓励企业追求名牌。”周方清说,企业一旦有了追求名牌的意识,那么在追求名牌的过程中,自然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夯实标准化、计量检测、质量管理、产品认证等基础性工作,甚至采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自然而然地从低技术、低档次、低效益向高技术、高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增加产品质量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例如,号称“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女鞋,以名牌战略带动,聚集鞋类企业120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年产皮鞋过2亿双,年产值达300亿元,实际出口近20亿美元的制鞋产业。还有四川的家具,比如崇州的全友家私,一直追求名牌,一直创建名牌,现在销售收入达到二三十亿。
“四川制造”走出国门
“国际上流行几句话,叫做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品牌,三类企业卖技术,四类企业才是卖产品。”刘云夏说,四川工业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这种转变就使更多的三类企业往二类企业走,二类企业往一类企业走。一类企业就是做标准的企业,比如微软的标准全世界都得按它的办;二类企业做品牌,品牌有很高的附加值,同样一件衣服,是品牌和不是品牌差别几千元。希望我们四川的企业都要成为一类企业,或者是二类企业,这样我们四川制造才会有更多的附加值,这也是质量兴川的目的所在。
总结四川工业30年的发展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抓质量,抓名牌,才能抓出发展质量、抓出发展效益,抓出核心竞争力。这次评选出的259个日用消费品四川名牌,群众满意度测评指数均高于其他名牌产品。金宫味精、芝芝月饼、盛仙妮牌女式皮鞋、诗丽堂牌护肤品等一批优质产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五粮液白酒、长虹电器等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四川制造”日益焕发光彩。
把四川名牌在国际上叫响
“我省名牌战略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我省名牌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名牌屈指可数。”据刘云夏分析,2009年首次评出28家服务名牌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名牌的覆盖率,为品牌建设增添新内容。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国美将进军运动鞋服零售行业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