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东盟开发区聚集制鞋等优势产业
中国鞋网05月03日讯,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经自治区批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后,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产业及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台湾麦斯集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储备在谈的招商项目27个,总投资超过22亿元,预计年产值50亿元……
近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考察团考察了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记者在跟随采访中明显感受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吸引产业集聚的强大向心力。
优势产业初具规模
当日,记者跟随考察团驱车行驶在南宁—东盟经济园区内。考察团一行先来到汇颖(贯铨)鞋业有限公司的一座厂房内。记者看到,在该企业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开足马力生产,数百名技术工人正在熟练地车鞋线、粘跟。
正在鞋厂做工的小张是本地人,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广东打工,每年只能回乡一两次,没办法照顾家人。今年过年回家发现这家大企业就在家门口招工,提供了上千个岗位,月薪都在千元左右,熟练的技术岗位月薪甚至可达三四千元,且离家近,她还可以照顾家里。
随后,考察团来到南宁麦斯鞋业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在企业二楼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车工练习。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总投资8000万美元的该项目一期工程目前基本完成,将于下月开工投产。一期已完成的项目建设,将招收员工1500人,到一期项目全部完成后约提供6000个岗位,待到整个项目建设完成,约需要员工1.5万人。
其实,这样生机勃勃的场面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随处可见: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广西铭基投资有限公司标准厂房建设……各个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记者了解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目前入区企业200多家,其中投产工业企业共70家。去年实现利税18800万元,安排就业6000人,开发区初步形成了机械、纸业、食品加工、制药、制等优势产业。
重服务带动大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经自治区批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后,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产业及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今年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力争洽谈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5个、超5亿元项目2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内500强企业2家,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的发展。
在采访中,一位企业代表说,他知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机遇,但一直找不到具体的优惠细则,又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咨询。其实,重点产业园的发展如何完善,政策如何通畅、落到实处,是很多企业关心的话题。
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开发区主要领导的相片、职务、联系方式等资料都张贴在企业的告示栏,这是开发区为服务企业而特别制定的一条措施。据了解,为真正为企业解决难题,开发区要求每一位领导至少负责10家企业,从企业签约的那一刻开始,每一位领导就像保姆一样呵护企业的成长,一路跟踪服务企业。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斌告诉记者,他们从成立相应的服务机构开始,针对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供水、供电、通讯、土地配套等问题,重新检查和梳理各项收费项目,对可以减收的费用全部减收,可以缓交的费用推迟收缴时间,对企业交纳的各类押金,视情况给予退还。同时对两年来签约的项目,采取“一对一”的跟踪服务措施,逐个进行跟踪,着力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竣工率、资金到位率,促使引进项目早日落地、开工、竣工、达产。
打造一流特色园区
据悉,今年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重点新开工建设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及生物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12个,总投资约5亿元,计划建设道路长约17公里,排水管网总长约75公里。计划完成投资3.55亿元,其中:
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共有子项目10项,总投资4亿元,建设道路总长约13公里,排水管网总长约55公里。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17亿元,计划建成6个项目,完成道路6.5公里,排水管网36公里。目前,已有2个项目进场施工,4个项目完成招投标工作,其余项目规划定点,进入勘察、设计等前期阶段。
记者了解到,该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内交通基础设施,并彻底解决该区域的雨污水排放问题,使得轻纺产业园的道路、排水与整个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综合产业园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衔接,极大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直接服务产业园内麦斯等现有12家入园台资企业,并为有意向入园的30多家轻纺企业解决发展用地空间。
“今年我们要加快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争取年内完成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瑞贤表示,要围绕重点发展轻纺、食品、机械电子、家具与五金制造等主导产业,设立台湾轻纺产业园、生物化工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轻纺服装鞋业基地。
项目简介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是于2003年12月以南宁华侨投资区为基础建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南宁市北郊,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和广西重点发展工业的区域;是国务院侨办重点联系单位,先后安置了印尼、越南等东盟9个国家的归侨1.2万人,现有归侨侨眷近7000人,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城。
远景规划:按照世界先进水平总体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有综合工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度假区。其中综合工业区规划用地80平方公里,产业发展方向为资源性工业、改造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工程及制药、精细化工、食品、饲料等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有纸业、药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等;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用地30平方公里,进行农业、园林、花卉、养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尖的技术引导及优质服务保障;观光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那油旅游风景区、东南亚风情园、高尔夫球场、驯马场、世界青年营、特种动物养殖园、民族村、微缩景观园、旅游型观光农业等项目。
- 上一篇:气温攀升凉鞋大幅降价促销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