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外运动鞋服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鞋网5月25日讯,2010年5月20日下午,《2010中国户外用品产业论坛》在体博会现场举行。论坛上,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COCA)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09年度调查报告》。这已经是COCA连续第三年制作发布户外用品市场年度调研报告,也是首次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该报告。
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户外运动概念理解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把户外运动当成工作之余的重要休闲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批户外用品生产企业也涌现了出来。“中国的户外用品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机。”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常务副会长韩云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毫无疑问,户外用品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但是这块蛋糕要怎么吃?企业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够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问题成了户外用品生产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内容。
户外用品战国时代来临
陈一伟是奥登科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本次体博会上,奥登科也带着自己新研发的各种功能性户外鞋来参加。
“现在户外用品市场已经步入了战国时代:除了像探路者等极个别的大品牌之外,基本上还没有影响力很大的牌子。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户外用品行业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好时机,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到行业领先。”对于户外用品市场如今的格局,陈一伟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这不仅是陈一伟一个人的看法。从《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09年度调查报告》当中,我们便能够清楚地看出这种趋势。
2009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出货总额达26.7亿元人民币。其中,7个户外用品品牌各自的出货额超过1亿元,33个品牌各自的出货额超过1000万元,占行业总体出货额的比例超过了80%。而目前在我国市场销售的户外用品品牌数量超过400个。韩云钢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和中国户外用品行业整体架构尚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说,除了探路者、三夫等几个比较强势的品牌之外,其他品牌无论是在实力还是在规模上都差不多。所以会出现33个品牌的出货额占行业总体出货额的比例超过80%的现象。”韩云钢分析道,“现在的户外用品行业就像2000年以前的运动市场,有一大堆的牌子,但却缺乏几个占据绝对优势的品牌,比如说现在的安踏、特步、李宁等。当前中国的户外用品行业的确是处在‘群雄逐鹿’的局面当中。”
销售渠道更多样化
由于中国的户外用品行业是在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在销售渠道的构建上,可以借鉴传统运动鞋服行业的一些经验。韩云钢认为,这是非常有利的一点,“企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近期,乐登骆驼的户外拓展会所将在晋江侨乡体育馆正式亮相。在乐登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瑞典看来,户外品牌的直营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他决意在直营模式上小试牛刀,自营的户外拓展会所便是一种尝试。
“一般情况下,传统代理制在品牌推广或者执行上会出现偏差,不利于户外品牌长久的发展,采用直营模式后,能直接贴近消费者需求,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上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陈瑞典表示,此次推出的法国圣弗莱将不再采用传统的代理制。预计在今年年内,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青岛、南京等地开设20家圣弗莱户外直营零售店。
虽然户外品牌直营店是推广户外文化和户外运动的主力,但是从销售上来讲,更多的晋江户外运动品牌还是看好商场这一渠道,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商场还将成为中国户外产品消费的主导市场。
盛狮王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荣盛表示,长期以来在国人心目中形成的消费观念,固化了大商场消费的信念,成熟的大商场在位置、产品、交通、服务乃至消费气氛上都占有优势,不仅销量大,还对品牌宣传推广有强大的作用,因此,在商场销售户外产品将成为新焦点和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富信鞋业有限公司的重点工作将放在开拓商场专柜,并通过建设形象店和商场专厅来提高天伦天品牌影响力。
“第一年度,我们计划以擅长的鞋产品为主,市场拓展以商场专柜为主,并投巨资进行形象专卖店和专厅建设。一年后,力争达到300个鞋服销售网点及700个有效专柜。”富信总经理许腾达表示。早在去年4月份,富信鞋业便开始吹响了进军户外用品市场的号角。
资金、市场容量成发展瓶颈
毫无疑问,户外用品市场是一块大蛋糕。随着我国户外用品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一充满活力的新兴行业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积极向上的户外生活方式也逐渐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行业总体发展态势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态势。但由于我国户外用品行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类似的行业经验以供借鉴。因此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个问题不但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从业者们的困惑。蛋糕已经摆在面前了,但想入口却发现并非那么容易。
“与传统鞋服行业相比,户外用品行业的门槛比较高,对于原材料、生产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一伟告诉记者,虽然高门槛能够减少参与行业竞争的企业数量,但是对于能够参与竞争的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资金。
“使用更好的原材料,需要更高的成本支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投入需要很大的花费;想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更是离不开钱。对我们来说,资金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制约因素。”陈一伟表示。
与陈一伟对于资金的担心不同,许腾达则更担心户外用品行业的整体市场容量。“我想,户外用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群体,这将是未来发展遇见的瓶颈之一。事实上,当前的户外运动市场主要存在两种形态,一种坚持做‘小户外’的专业概念,另外就是做‘大户外’的概念。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户外品牌,不是偏向专业性,就是偏重休闲两个极端,综合类户外服饰在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许腾达认为,在这一块上,晋江的户外用品企业可以考虑向广东、浙江的同行学习。“尤其是温州的户外休闲产品已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产品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户外服装、背包、露营器材,拓展到运动器械、户外休闲用品及设备等领域。相对这两个地区而言,泉州在户外休闲产业上可针对大众客户群,从拥有价位优势上的休闲正装进行突破,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开发户外夹克、多功能裤、防雨器材等全天候全领域的户外休闲系列品牌。”(来源:晋江经济报 作者:王志前 张格格)
- 上一篇:台湾鞋企缘何扎堆进入广西?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