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府为制革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支招
中国鞋网05月26日讯,【现状】部分矿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检查中发现部分矿山植被恢复工作不到位,“青山挂白”现象较为普遍。位于龙岩龙津河上游小溪河的马坑矿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内有铁矿、石灰石等多个采矿点,长期无序开采,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小溪河和龙津河水体浑浊。
【建议】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督促矿山企业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同时,整合矿山生态补偿的各类收费,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及时治理,充分发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效能,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现状】部分钢铁企业未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工艺、设备落后,环保设施不完善。我省现有生产设备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烧结设备8台、炼铁高炉10座,分别占烧结设备及炼铁高炉的38%和41%。部分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无组织排放,龙岩卓鹰制铁有限公司年SO2排放量相当于龙岩城区已关闭的18家水泥企业年排放量的2倍,但是企业搬迁整治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建议】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管理,“压小保大”,限期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生产结构,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入,推动全省钢铁行业的发展,形成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对于已发现问题的钢铁企业搬迁、治理工作,要切实限期完成。
【现状】制革企业污染整治有待加强。去年,省政府有关部门对全省117家制革企业逐一提出了整治意见,目前部分企业尚未整改到位。莆田东泰皮革有限公司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私设活动闸门,部分生产废水通过雨水沟外排,含铬污水未单独处理,被责令停产整改,但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仍在生产,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建议】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加强皮革行业环境整治意见,跟踪落实117家制革企业污染治理。
【现状】工业区环保问题不容忽视。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率不高,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8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113个工业园区中,只有不到40%的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福州福清元洪投资区至今尚未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园区所在的城头镇近7万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福清湾。另外,一些市县自行设立各类工业集中区,规划较为混乱,监管上存在很大漏洞,环保问题更加突出。
【建议】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进一步做好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环保工作的同时,对市、县、乡各级设立的工业集中区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摸清情况,强化环保评估,加强执法监管,限期建设污染集中处理设施,防止污染集中控制区成为污染集中排放地。
- 上一篇:石狮面辅料企业备战上海辅博会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