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分析 > “中国制造”优势不再 产业外移当契机

“中国制造”优势不再 产业外移当契机

2011-07-14 09:31:36 来源:江苏经济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最近,薇薇在Mango店买了三件衣服,“产地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之前在H&M,她刚试穿过一条“孟加拉制造”的裙子、两件“Made in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制造)的T恤。

  “没什么好惊讶的。”薇薇在淘宝网买的耐克原单“空军一号”的标签上就印着“Made in Vietnam(越南)”了。

  事实上,耐克公司年报最新数据显示,2010财年,每100双耐克鞋中就有37双产自越南工厂的流水线,23双出自印度尼西亚工人的手艺,另有两双来自泰国,一双来自印度,剩下的34双贴着“中国制造”标签。这是十年来耐克首次非中国代工厂的产量超过中国。

  “非中国制造”越来越多

  事实上,除了衣服鞋袜等日常用品行业,诸如IT、汽车、电子等OEM零部件代工领域,中国也正在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位置。

  4月,台湾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计划在越南北部北江省投资1亿至1.5亿美元建厂,新建工厂将给苹果iPhone和iPad生产触摸屏,而且并不否认“在成本压力下大陆工厂减产或外迁的可能”。

  就在上个月,三菱重工表示,将增加对印度市场的关注度,增加与印度企业的合作并讨论在印度本土进行汽车制造机械的生产。

  7月2日路透社以“中国的一些美国厂商不堪成本压力回国办厂”为题介绍了一批从“中国制造”变身为“美国制造”的企业。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哈罗德·西尔金两个月前表示“未来五年,在美国销售的企业会减少在中国投资,大家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是美国制造。”

  不比“美国制造”便宜多少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这种产业转移是中国丧失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物。

  以往“只能赚取‘刀片利润’的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的是‘打工者’的角色”,如今,中国还未完全做好产业升级的准备,而“打工者”却越来越多,连这“刀片利润”也要分别人一杯羹。

  “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工资不断提升,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企业开始把工厂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刘元春分析说。

  而哈罗德·西尔金则直接算了一笔账:考虑美国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上海等地工人工资,仅比美国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州便宜30%。由于工资在总成本中占约20%~30%,在考虑库存和运输之前,中国制造只比美国制造便宜10%~15%。

  另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从购买力平价看,越南工人工资是85美元/月,印尼是148美元/月。而截止到2011年3月末,中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为1320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约合190美元。

  将“外移”当做转型契机

  不过除了劳动力,“基础设施、市场容量,扶持政策,还有上下游产业链的状况都会影响产业转移。”刘元春进一步分析说,“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制造业具有更大的优势。首先,中国市场巨大,其次,中国的产业链基础比较完备。这就是一种大国效应。”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显然持有相同的观点,“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国家规模较小,越南、柬埔寨基本没有能力吸引某个行业产业链的整体搬迁。”

  “当年耐克从台湾转出的时候,台湾的代工厂也开始积极扩展海外生产据点,同时把高端产品的生产、设计、研发部门留在了台湾。”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企业从高产业梯度地区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地区是很正常的现象,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从中国向外转移,中国也完全可以将这次‘外移’当做产业转型的契机。”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则把“企业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看做“产业转移”的第一步,就是“由过去三十年的末道工序,也就是加工组装为主,转型为制造为主。同时从低价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