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品牌李宁年度销售净利出现下滑
【-品牌动态】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著名的李宁年度销售额和净利均出现下滑。同时,库存大幅增加、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延长等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各大体育品牌中业绩表现最糟糕的品牌。
一时间,各路专家纷纷建言,不约而同地揪出了李宁曾经引起公议的定位问题。回想大家对李宁的品牌诟病大致集中在两点:
目标人群错位
自2010年,李宁喊出“90后李宁”、“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之后,的业绩就每况愈下。这是事实,也正好印证了专家的观点:在李宁的品牌溢价不足以抗衡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但自身产品价格偏高的环境下,90后自然要么选择洋品牌,要么选择实惠的安踏、361等本土品牌。
品牌定位模糊
曾经的李宁,以专业运动产品起家,率先做到了国内老大地位,甚至曾一度借助08年奥运上的精彩亮相成为行业冠军。之后,李宁有意改变了品牌的形象,从专业运动延伸到休闲时尚。“体育是最大的时尚”李宁如是说。各路专家认为:模糊的定位必然导致核心价值的模糊,从而带来主流消费者的流失。
关于定位的以上观点,仅从理论上讲,都有道理,但市场本质并非黑白分明,所以中国的企业家与专家永远互不认同。为什么同一个定位理论,有的品牌大获成功,如海飞丝、舒肤佳等,但却可能给我们带来霸王凉茶这样的恶作剧。本人也不习惯拍板砖,在此,仅以多年经验发表几个观点:
品牌定位是个时间机会问题,拥有时间机会的品牌不需要定位。
试想想,在没有定位理论之前大多数成功企业的做法。一旦进入某个行业,选择某类产品,就开始大肆乃至盲目地推广与销售产品,尽可能满足所有需求,所有人群。因为每一类人群,每一个需求都能带来市场销量。如此,企业才能更快成长。否则,一开始就定位,只做某个细分市场,细分人群,必然发展缓慢。
例如,当今全球六大汽车集团,以通用、福特、大众等为代表,它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品牌定位的局限,我生产什么车就卖什么车,尽量卖给所有人。反观定位明确的奥迪、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品牌,都被各大集团所收购。
所以,品牌定位不是简单地定目标人群,在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时,忘掉定位。因为定了一个位必将失去更多空位!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品牌定位也是个价值问题,价值高的品牌不需要定位。
如迪斯尼,品牌业务覆盖娱乐、乐园、玩具、影院、酒店等各个领域,但丝毫没有造成品牌形象的模糊与弱化,反而让强者更强。
同样,维珍也是个传奇的品牌。品牌业务横跨旅游、航空、娱乐、饮料、铁路、婚纱、影院等多个领域,它的目标消费者也必定复杂纷繁。但是维珍品牌并没有失去对各类消费者的吸引力,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品牌价值。维珍品牌之所以没有生硬地界定某类人群或某类业务,在于它的品牌形象,反传统、创新、快乐、物超所值等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价值认知让维珍可以吸引诸多人群,轻松进入更多行业,乃至吸引原有业务的消费者跟随成为新业务的消费者。
品牌之于个人也是如此。如李嘉诚建立的个人品牌,因为价值足够强大,不论涉足哪个行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品牌价值甚至已经成为了国人的精神脊梁和家族事业的护身符。君不见这次位列香港富豪NO.2的风云人物也被廉署调查,但没人去碰李嘉诚。很简单,一个有钱但没品牌,一个既有钱也有品牌。这也说明一点,个人品牌可能比产品品牌或企业品牌更有意义。人是有灵魂的,活在大家心里,一旦建立,影响一生。
所以品牌定位不是简单地定业务范畴或产品属性,在品牌价值足够强大时,忘掉定位。也许你的品牌粉丝正期待着你包办它的所有生活需求!
品牌定位也要看行业,看文化环境。
品牌定位通常在产品差异不明显的行业更有价值。比如快消品,因为产品差异小,所以用品牌定位来制造差异。品牌定位通常在文化差异明显的社会更有效。比如在日本,社会文化比较统一,并且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同一个品牌可以覆盖更多行业,更多人群,从而减少定位带来的品牌复杂性。
品牌定位不是个口号问题,而是一种综合印象。
看看中国的诸多品牌,习惯标榜自己“尊贵”、“时尚”、“一流”、“经典”……就像一个人张嘴就要告诉你“我是有钱人”“我家有奔驰”“我爸是李刚”……你是什么定位倒是被人知道了,但多少人有好感呢,没人欣赏你的格调。硬邦邦的贴上标签:“90后李宁”。这种品牌定位的传递手法相当稚嫩,离真正的品牌定位到达消费者的心智还差的远了。
品牌定位甚至是个伪命题,企业不用去做,社会已经帮你订好了。比如你的企业在西藏、新疆等贫弱地区,基本就和时尚、科技、高端市场绝缘了,大家已经给你定了原生态、朴实等形象,企业很难改变。再入
所以,品牌定位是一种综合的印象。是一个目标,也是个过程,但不是必需品。品牌定位不是简单地定产品属性、定目标人群,也许定个性或形象或核心价值或文化更有效。
回到当初,李宁取的暂时的领导地位,李宁也看到了自己的品牌价值不足、消费人群老化的现状,想改变品牌现状,于是开始“品牌重塑”、“品牌国际化”。愿望是好的也是必须有的,可惜,李宁显然还没有认清自己就开始仓促的改变,把品牌重塑做成了品牌转型,开展了一场忘本的品牌运动。
一方面,李宁丢了自己的大本营——专业运动。
李宁成功后一时迷失了方向,为了提升品牌扩大市场而转向时尚的风格。正如李宁的愿望:“体育是最大的时尚”。这种说法无疑还是能够得到少数人群的认同,但同时也强奸了大部分人的心智。因为,市场不是辩论赛,消费者需要的不是真理,不会给你辩解的机会,他们凭第一感觉做事:你是专业运动,还是休闲时尚,我属于哪类人群,彼此明白。既然你冷落了专业运动,我只好离你而去。
另一方面,忘了自己和洋品牌的身份差距——气质与血统。
李宁、安踏为代表的“本土品牌”从产品、设计、终端、广告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气质与“国际品牌”“洋品牌”有着本质的差别,尽管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却把我们分隔成两个世界!也许是豪门世家与暴发户的差别,表面上今天看一样的有钱了,也许再过若干年培养气质也接近了,但血统问题难以改变。国人对“洋品牌”的喜好是一个世纪积累的结果,是骨子里的,非你我所能解决。所以,李宁应正视自己,一方面,眼睛看着阿迪,从形象、设计、个性、内涵、细节体验上提升自己综合素养,这非一朝一夕之功;另一方面,脚下踩准安踏,从成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投入实实在在地战斗,这能保住不败。
以上两点都是致命的。忘了自己何以成功,必然不知自己何以失败!
据悉,李宁已经在积极行动以应对当前的困难。一方面,精简机构裁员节流以缩减开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将加快开拓折扣店以处理大量的库存。这都没错,但这些只要是有脑袋的人都会用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不会改变品牌本质,对于一家轻资产运营的公司,能节省的环节实在有限;但增加的折扣产品多少会带来品牌破坏——折扣产品多了,自然愿意正价购买的顾客少了。
我担忧!
忍不住要说点题外话!什么尼玛的气质,其实是素质!什么尼玛的血统!根本就是国人因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社会、价值观和信仰的不自信,所以对一切“本土”符号的否定。也难怪!在全中国几乎找不到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的时,我们还不能找个“洋品牌”当净土吗?在全部的生活里充斥着怀疑急躁冷漠虚伪功利欺骗无德时,我们还相信自己人能干出什么好东西吗?在全社会几乎找不到一个干净透明的行业时,我们还骄傲自己的血统吗?
我心痛!
话说回来。李宁!不会玩品牌你就谦虚点,低调点,踏实点。既然还不了解自己,也没有素质迎接这场“品牌重塑”,那么可以慢慢的来啊,可以逐步从产品、设计、形象等方面渐进式向着理想的彼岸前进,形成一定事实上的“品牌重塑”再开始烧广告费。不要功夫没到家,嘴上已经吆喝出去了。浮躁,缺乏令人尊敬的精神与文化——又是中国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的劣根。
我生气!(-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