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制造转向东盟市场发展解析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投资设厂首选哪里?把这个问题抛给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人士,过去十年,答案多半是中国!而现在,这个答案有可能是东南亚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受到来自东盟国家的挑战,“中国制造”正缓缓转向“东盟制造”。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担心“中国制造”将和“东盟制造”在未来大战一场。但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大部分来自中国和东盟的专家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国东盟间的制鞋产业转移“合作大于竞争”,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依然是主旋律。
承接发达地区和东部产业转移“要花费更多精力和力气”是中国一些西部地区基层干部近年来的感受。中国东部地区制鞋业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趋势是造成他们感觉到压力的原因。
一些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也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当时的份额只占13%。随后,中国产量逐步下滑,越南的产量逐年提升。2009年,中国和越南的耐克鞋产量一样,都是占全世界36%。2010年,局面发生逆转,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产国。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7月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贸发会议的另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鞋业制造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多位专家表示,寻求更为低廉的成本、规避贸易壁垒是向东盟转移的两大主因。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到工业化后期,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必然上涨,环境负荷不断加大,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而目前,东南亚国家的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各方面成本相对低廉,正好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
此外,规避贸易壁垒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出于追求贸易平衡、逼迫人民币升值、争取大选选票等考虑,欧美国家往往会增加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壁垒。但欧美国家“即使不从中国进口,也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中国鞋业制造转移至东盟国家可以有效规避这些贸易壁垒。
尽管如此,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依然看好中国与东盟之间相关鞋业制造的合作前景。
有专家认为,中国与东盟鞋等制造业的合作可以产生“新的增长点”。当前制鞋业正从“单个企业包揽生产全过程,产品价值链在一个企业的不同生产车间内全部完成”转换为“跨国企业将产品价值链分解到不同个国家的配套协作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由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合作完成”。(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