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GUTTERS 贴身访谈
【中国鞋网-设计师风采】对 Russ Karablin 来说,SSUR 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展示艺术的方式,同时也是向广大街头时尚追随者传递他那充满叛逆感与颠覆性视觉信息最直截了当的媒介。尽管旗下系列 “COMME des FUCKDOWN*” 人气高涨不落,但 SSUR 的品牌受众并非从创立之初便如此庞大,事实上其设计理念在 8 年前就已经开始构思,只是近来由名人们的追捧以及为了讽刺高端时尚抄袭行为的恶劣现象,SSUR 才寻得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身才华。纵使经历过风风雨雨,然而,是因为 Karablin 对艺术坚定不移的奉献、对品质的重视与坚持以及对商业的悟性,才让这个创意无限的品牌得以成功,名垂街头时尚的史册。Hypebeast 最近也有幸与 SSUR 的创始人 Russ Karablin 坐下来谈谈品牌这些年来的发展、街头时尚与高端时尚之间的关系以及与 CLOT 合力在香港打造的 GUTTER STORE 期间限定店的起源,详细专访内容请见于下。
品牌创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同时也是备受赞誉的原创品牌之一。你觉得品牌近来有发生什么变化吗?还是说有更加强大的能量?
时间不同,能量也各有所异。当我还年轻的时候,设计比较生硬,是以一种不在意一切的态度来创造艺术,完全不顾生意的运营。而当年岁慢慢增多,并且还有了小孩,我开始寻觅不同的机遇,认真对待品牌方方面面的发展。
你现在是否认为你的设计成品与你的想法构思是相同的?
本质上绝对是相同的,我有大量的想法。比如说,COMME des FUCKDOWN* 是我在 8 年前的设计了,那时我跟人们分享,但没人理会,所以我挑中最佳时机再次推出,看起来还是有达成共鸣。
为何 8 年前就有创作 COMME des FUCKDOWN* 的想法?
当然还是来自 COMME des GARCONS,这个深受年轻一代追捧的高端品牌。在 SSUR 旗下,我与 Jamie Story 共同开设 The Cut 支线,他很喜欢这个想法,因此而搬上台面,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吧。
COMME 对于这种设计有过什么样的表态吗?
最近有位朋友想我介绍了 COMME 的一个工作人员,他说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挺酷的。这应该是赞美吧,我不太清楚。
那 Chanel 呢?
Chanel 可能就不太开心了。(哈哈)
你觉得为什么现在人们会喜欢这个设计?
8 年前我设计的时候,我只是当做一个每件单品都紧密相联的小系列,并且以非常限量的方式发布。而至于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可能是有一个更大的舞台表现吧,再比如向 Rocky 这样的名人亲身演绎让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你如何定义之前的消沈情况?
这一路走来(专卖店)有风风雨雨也有成功,我一直在坚持做高品质的产品,这需要等待。大约在 2、3 年前开始有好转,至于如何定义?这很令人振奋吧!现在的年轻人们都能明白我所想表达以及所尝试做的东西了。
你已经活跃有一段时间了,几年前人气还没这么高时你是如何与不同的人们相处的?
人们都想了解我们的品牌历史,所以我们也有准备了一些,不过我并不打算细说。我有很多以前的故事正想慢慢分享。
就个人而言,你是否发现现在在工作方面更深思熟虑了?比如生意方面?
与我刚开始时有所不同,现在会将部分中心放在生意方面,寻觅更为快捷的方式。你会发现这工作并不简单,我不是说我所有的工作都一定要有章可循,但盈利并不是优先。
作为一个艺术家,T-Shirts 已经变成最简单最能引起关注的媒介之一了,那你觉得画作与 T-Shirt 之间有什么差别?
它们并不一样,不过从 T-Shirts 上传递的视觉信息要更为快速易懂,相比挂在客厅墙上的就大大不同了。T-Shirt 是一种更好的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方式。
当下高端时尚与街头时尚的关系可说更为紧密了,背后是否隐藏著什么深入的信息呢?
高端时尚一直与街头文化互相影响,大多数的孩子买不起高端产品就像以前的 Dapper Dan 做法把 Louis Vuitton 缝到夹克上去。同时高端时尚圈也吸收了不少街头的气息。
GUTTER STORE 期间限定店的机会来源于何处?
我和 Edison 还有 Kevin 在香港的一个艺术展览认识,差不多有 10 年之久了。3 年前我搬到洛杉矶居住,也渐渐与 Edison 频繁联系起来,也是因为这样才有开设店铺的想法。
你带了一个团队来香港,跟我们介绍一下当中有谁吧!
Jerry Meng 负责后勤和组织,Vlad 协助生产与日常办公事务,Joseph 是我刚从 Jerry 认识的朋友,他品味很好,有助于我们团队氛围的营造。
对 SSUR 的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我想要歇息一段时间,设计一个更为完善的系统,做我想做的,同时也要进行商业部分的运营。我想开设更多的旗舰店,产品限量,不过质量要更好。
街头品牌的发展是否已到达一个更好的境地?你之前提到商业的部分…
当开创品牌的时候,网路互联网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我们仅仅是把好看的图案放到 T-Shirt 上面,也不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造。像 The Hundreds 这样的品牌就抓到机会,这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如果人人都趋利而行,那就会少了个性。
有鉴在洛杉矶和纽约都居住过,你如何看待这两座城市的创意氛围?
洛杉矶有更多的艺术活动,我搬到这来是因为家人的决定。同时我还仍旧拥有纽约的店铺,不过我现在更专注在艺术方面了,比较不会分心。
- 上一篇:吴季刚:再获米歇尔青睐我很意外
- 下一篇:专访澳洲球鞋客制设计师——Sekur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