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新闻 > 中国皮革协会成立2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特色区域

中国皮革协会成立2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特色区域

2013-03-05 09:53:54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展会新闻】25载悠悠岁月、四分之一个世纪,在皮革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对于中国皮革协会来说,既是一段充满攻坚克难的漫漫征程(专卖店),也是一曲引领中国皮革产业一路高歌猛进、蓬勃发展的辉煌乐章。25年来,中国皮革协会秉承“为行业提供前瞻性引导、为企业提供实效性服务”的宗旨,在“诚信(专卖店)为本、创新为翼、责任至上、和谐至臻”的协会精神指引下,建立了稳定、健全、规范、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开创了一系列全新的、富有实效的工作,赢得了行业赞誉,树立了行业权威。

  值此25周年之际,我们将以25周年系列报道,梳理协会走过的25年悠悠历程,对协会的三大平台:自主品牌平台——真皮标志、区域品牌平台——特色区域、市场拓展平台——国际大展,以及环保、标准化、信息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25年的中国皮革协会正值风华正茂、青春洋溢、活力迸发。面对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形势,作为中国皮革行业的国家级社会组织,中国皮革协会将创新思路和举措,努力练好“内功”,不断优化组织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增强组织活力,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眼光、服务全局的发展眼光、科学管理的时代眼光推进协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推动我国皮革行业健康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皮革协会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和培育皮革特色区域和生产基地建设,1999年开始提出创建皮革特色区域的计划,先后五易其稿,历经三年酝酿,于2001年在轻工行业中率先推出《关于授予中国皮革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行业规范》,旨在鼓励和规范皮革行业特色区域的科学发展,推动皮革行业“二次创业”的进程,营造各地区皮革行业特色区域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提高全行业树立行规行约的意识,应对新的挑战。此举标志着皮革行业管理工作向着公开化、规范化迈出重要一步,并在实践中切实促进了皮革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被专家誉为推动皮革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皮革特色区域是皮革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增长点,是皮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和主战场,是皮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和动力源泉,也是中国皮革协会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中国皮革协会在发展特色区域的十项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提供实效性的服务,培育特色区域的聚集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服务网络化效应、区域品牌效应、持续化发展效应等六大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截止至2012年底,共有皮革行业特色区域30个,形成了错落有序、发挥优势、竞相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回顾、总结中国皮革协会二十年培育发展皮革特色区域的工作经验,简要概括为六句话:完整的产业链是基础;不落幕的专业市场是条件;在骨干企业中实施名牌战略是关键;良好的环境措施是保证;不断创新的机制是动力,当地政府持续不断地抓是根本。

  一、树立环保标杆

  为适应全球产业转移和完善国内产业布局,中国皮革业实施主动调整策略,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中国皮革协会积极推进皮革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适时向政府建议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建5-8个集中制革区,统一规划、集中制革、统一治污。建议被工信部写入了2009年出台的《制革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同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皮革协会和阜新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培育“承接转移中国制革示范基地•阜新”四方协议,四方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育示范基地。此举是对制革业环保先行理念的诠释,对改变传统制革生产、促进制革业的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作用。

  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要处理好产业转移与治污减排的关系,严把项目审批关、整治淘汰关和执法监督关,避免陷入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质量下来了。环保体系建设是皮革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辽宁省环保厅对基地环保建设在技术、资金、项目建设和审批等方面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比如支持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在基地内建设,并要求要高标准设计和建设,实现污水循环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协调北方公司和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并对津源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等。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中国皮革协会对阜新皮革产业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在发展思路、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多次组织专家组到阜新指导皮革产业基地建设,为基地环境管理平台建设和清洁化生产方案及环保体系建设进行技术研讨,为基地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及清洁化生产把脉,为皮革产业基地未来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张淑华多次到阜新视察指导工作,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提出基地建设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中国皮革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阜新皮革产业基地建设,给予更多的倾斜与帮助,与阜新一道共同推进皮革产业快速发展。

  二、打造区域品牌

  《关于授予中国皮革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行业规范》于2001年试行,以期鼓励和规范皮革行业特色区域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十二年的实践证明,此举对于依据区域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这对实施中国皮革行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皮革行业特色区域品牌的争创是以质量为本、以诚信为基础、以品牌为目标、以发展为动力。其示范作用、龙头效应和辐射功能,对在国内外市场树立中国产品的优良形象,促进全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所言:“在培育特色区域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在骨干企业中实施品牌战略,否则会形成单纯的企业扎堆,大产业中没有大企业,大市场中没有大品牌……通过在特色区域的骨干企业中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一批品牌和中国名牌聚集的产业基地。”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促发展,成为了皮革行业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提到皮鞋,就会想到“中国鞋都”浙江温州;当我们提到皮衣,就会想到“中国皮革皮衣之都”河北辛集;当我们提到皮具,就会想到“中国皮具之都”广州花都狮岭、“中国皮革之都”浙江海宁……这些区域品牌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骨干企业的成长,也成就了当地企业品牌发展的提速。

  在品牌战略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创、政府帮、协会推”的联动创牌机制为特色区域品牌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企业作为主体,有意识的积极创牌,企业不同,创牌的方式也不同;政府制定鼓励政策,帮助营造创牌的良好氛围;协会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创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真皮标志有效地起到了品牌孵化器和驱动器的作用。“企业创、政府帮、协会推”三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很多企业家对这一点都感触颇深,单凭企业的力量,要把品牌做大做强很难,只有在“企业创、政府帮、协会推”的合力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鞋都——温州是皮革行业自主品牌区域集中度最高的城市,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温州鞋业“制造”所面临的系列难题,加速转向“创造”的发展则势在必行。“加速转型升级与集群发展品牌无疑是中国鞋都从‘制造’转向‘创造’发展的最重要历程”,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郑秀康如是说。

  为加快特色区域皮革业的品牌化进程,推动特色区域品牌“走出去”,历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上都能看到辛集、海宁等主要皮革生产区域集团军亮相,成为提升特色区域影响力和区域企业品牌意识的重要推手。

  三、推进转型升级

  在2012中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杨建龙表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谋求产业升级的压力骤然上升,以制鞋、衣帽、玩具、电子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成本和技术、设备升级等原因而开始大批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势迅猛,呈现出规模大、集群化、速度快、动力强的鲜明特征,是以数万亿元为规模的产业整体转移,此番转移是集中的、整合的、产业集群的转移,不仅有外部拉力,还有了内在推力。

  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仅是简单地接收,而是要在承接过程中实现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帮助转移的企业利用示范区的政策谋求产业升级,将转移和升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012年,“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安徽宿州”成为皮革特色区域新成员,百丽鞋业是最早落户这里的品牌鞋企之一,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晓武认为,百丽是凭借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优势谋求产业升级,从而实现困中突围,这也是具有候鸟特征的制鞋类企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据测算,像宿州市这样的中部地区综合成本只是沿海发达地区的60%,与安徽省内沿江地区相比也有较大优势。鸿星尔克集团总裁吴荣光认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技术、设备和工艺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像制鞋类企业,在沿海地区由于成本因素已无优势可言,要想在如此的环境下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无可能,只有利用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才能加大投入,实现产业升级,转移的真正目的是谋求调整和升级,获取更强的竞争优势。

  产业转移只仅仅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发展,只有在转移过程中得到转型、变革和升级,才能获得新生。宿州市将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鞋革业列为重要的主导产业,目前,入驻有百丽、东艺、康奈、意尔康、鸿星尔克等62家知名鞋企,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10多亿元,税收约35亿元,吸纳10万多工人就业,宿州整体承接制鞋产业转移的态势凸显。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宿州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制鞋骨干企业,与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制鞋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并集中力量为鞋企培训产业工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强调,项目建设要要抓产业的高度,即现代产业城包括研发、职业技能培训、品牌企业的引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培育;抓产业的厚度即抓规模;抓产业的长度,即延伸产业链条。将制鞋产业城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引领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高地,稳步推进“建设一个产业基地——打造一个产业新城——培育一个区域品牌”的战略实施。(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