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电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需加速转型
--电商行业发展迅猛 垂直电商却陷入困境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已达到7.85万亿元,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达24875家,预计2013年达到25529家。
然而,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时刻,垂直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垂直电子商务是指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有人将平台电商和垂直电商分别比作百货商场和专卖店。垂直电子商务网站多为从事同种产品的B2C或者B2B业务。目前,我国比较知名的垂直电子商务网站包括凡客、、麦包包、名鞋库等。
2012年,不少曾经光鲜的垂直电商纷纷倒闭。仅在开始运营3个月后,盛大旗下的品聚网宣布关闭解散,生活百货类B2C电商后玛特、特产电商土淘网、百货B2C网站耀点100均倒闭关张。而少量存活下来的垂直电商为了避免相同的命运不得不委身于大型综合电商之下,大型母婴用品购物网站被苏宁易购以6000万美元并购。
--垂直电商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垂直电商一般规模较小,销售成本高于综合电商,导致其丧失了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也损失了大批的消费人群,加之综合电商平台的压榨,使垂直电商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垂直电商的用户忠诚度不高。由于垂直电商经营产品比较单一,且垂直电商之间、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所销售的产品具有相似性甚至相同性,消费者一般都会比较价格后进行购买,而不会选择固定的商铺,这样就会导致垂直电商企业客户的大量流失。即使是通过几次价格战后,也很难挽回自己的顾客。另外,对于价格战,消费者也表现的越来越理性,所以,获得新客户的青睐或者回头客的光顾对于垂直电商商户来说十分困难。
垂直电商面临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综合电商平台凭借其强大的财力支持,丰富的流量,掌握有利的竞争优势。综合电商销售的产品几乎涵盖各个方面,支付手段也更加安全,网站建设相对于垂直电商更加成熟。消费者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综合电商上购买所有需要的商品,支付简单快捷,综合电商作为平台同时也提供个人网络店铺,提供C2C交易,用户在综合电商平台上也可以进行价格的选择比较。同时,综合电商拥有较完善的物流服务、信息搜索功能。
垂直电商企业运营成本高。根据有关测算,随着网络流量成本的提升,垂直电商获取一名新顾客的营销成本至少要120元以上,对于部分小型垂直电商来说,这种高昂的营销成本几乎是他们难以负担的。其次,因为消费者不会在同一家垂直电商平台进行过多的消费,所以垂直电商的销售额普遍较低。此外,产品进行独立配送,导致垂直电商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大型综合电商。
--垂直电商亟需加速转型应对挑战
虽然2012年许多垂直电商被迫停业倒闭,或被大型综合电商兼并收购,但是仍有部分垂直电商成功逆转,在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根据《2013年电子商务行业参考报告》发布的2012年中国B2C企业交易额排行可以看到,唯品会、凡客两大垂直电商逆流而上,交易额分别排到我国电商行业的第八、第十的位置。
有关业内专家认为,垂直电商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当前垂直电商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垂直电商应培养自己的消费人群。在与综合电商销售相同产品缺乏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垂直电商需要开辟一条新的销售道路,如销售特有品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在做不到综合电商平台“大而全”的情况下,可以另辟蹊径,进行“小而美”式发展。完善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品牌+渠道”的经营,将特定的商品销售给有特定需要的销售人群。
二是垂直电商可以采取入驻综合电商平台的方式,与综合电商展开合作,同时进行品类扩张。综合电商平台具有明显的流量优势,消费者丰富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忠诚度,可为垂直电商提供现有的资源优势,并进行适当的品类扩张,使投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节约流量成本,从综合电商平台吸收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三是垂直电商需要进行“精细型”经营模式,对资源进行整合,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与供应商展开良好的合作,缩小商户与商家之间的距离,加快供需信息交流的速度,保证供需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自身的贸易运作与决策能力,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供增值服务,形成良好的物流运作以及信息管理。(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