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口岸率先启动跨检区关检合作试点
【中国鞋网-行业政策法规】12月10日,厦门海关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工作在围头港正式启动,并现场签署《开展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工作备忘录》。据悉,这是福建省继福州江阴港区后第二个开展“三个一”模式试点的口岸,也是厦门关区、福建检区首次率先跨检区联合开展“三个一”试点工作。
当日,一批进口自日本5个货柜、重量104.28吨的废塑料,在围头港区经过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业务流程,并顺利通关放行。
据介绍,所谓“三个一”,就是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实行“一次录入,分别申报;一次开箱,关检依法查验;关检联网核放”的通关模式,是在现行法律制度条件下,通过创新机制,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依托信息化技术,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使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效益。
据了解,泉州口岸点多、线长、面广,加之港区、码头条块分割,主要的3个集装箱专用码头分布在三区(市),港区之间相隔几十公里,进口企业面临着口岸现场查验往返奔波、重复开柜查验等问题,由此带来时间、资源上的浪费,间接增加了企业通关成本。为此,泉州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简化通关程序、提升口岸整体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负增效。
“实行‘三个一’模式大大节省了人力、时间和费用,平均每个集装箱废塑料的通关时间至少节省一天以上,节省装卸费、搬运费、保管费等600元以上。”参与试点的泉州太平洋港口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立水告诉记者,按泉州围头港区进口量超1万个集装箱计,加上滞箱费等,预计1年可为晋江进口废塑企业节约各项费用近千万元。同时,“三个一”试点减少了货物在码头滞留时间、操作时间,预计可提高码头的货物运转效率40%以上。(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