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新成两会规划方向 融合发展加速升级
我国电商发展速度惊人
350亿!2013年,淘宝、天猫“双11”总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50亿元销售额“大关”。阿里是国内电商领军者,国内人民对于淘宝,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现在的离不开,是淘宝飞速发展的最好象征。“双11”,这个淘宝创造的购物节,也见证了近年来淘宝的凶猛发展,2009年淘宝第一届“双11”的销售额仅5200万元,“双11”销售额在四年间猛增近700倍,突破350亿,这个庞大的数字也说明国内电商发展的迅猛。
3月4日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较2012年的13205亿元增长4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其中,京东2013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增幅在40%左右;苏宁线上业务销售额达218.9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3.86%;唯品会营收达104.5亿元;1号店销售额为115.4亿元;当当网63.25亿元。
电商的发展同样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多次强调电商,分别提出了要“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要“加快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等,并将跨境电商单独强调,表示要“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可以预见,2014年电商将会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政府机关对电商的重视,也将有利于推动国内电商市场发展。
多重问题待解,我国电商亟待建序
我国电商的发展速度毋庸置疑,但电商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质量门”。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20454件,占销售服务投诉量的52.4%。其中,质量类投诉5458件,占网络购物投诉量的26.7%,位居第三。衣服、鞋包、奶粉、化妆品、家电(行情 专区)……各个领域的网络销售都曾出现过质量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表示,电子商务虚拟的交易环境、跨区域的交易模式,给消费者购物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欺诈、质量低劣等问题,电子商务的诚信环境受到严峻挑战,而其中“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短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对电商的管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于目前的电商发展现状而言,传统原有的法律体系不能够完全满足电商的发展需要,很多法律法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也正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一些商家有恃无恐,从而影响电商服务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电商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如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等,相关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很好的协同配合,反而将影响对电商的管理力度。
物流问题也是电商的一大软肋。“双11”、“双12”是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但也是快递从业者的噩梦。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至16日“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为3.46亿件,比去年“双十一”同期增长73%。与业务量增长成反比的是,快递人员的流失,虽然在前期已做了充分准备,但在“双十一”期间整个物流行业依然处于随时瘫痪的状态。而平日里的快递业也投诉不断,甚至酿出重大问题,此前关注度颇高的圆通“毒快递”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商务移动化已成为公认趋势,天猫、京赢商网东、易迅等主流B2C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移动端交易额或订单量占网站整体比例多在20%-30%之间。电商移动化过程中,电子商务领域暴露出来的问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电商发展需理性规划
电商发展需要理性规划。全国政协常委、海协会会长陈德铭表示,电子商务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也是一大助力。目前电子商务领域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得到国家力量的帮助,不管是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还是对物流行业的改革,国家力量都不可或缺。相关管理部门应正视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的问题,加快改革力度,以便提升对电商领域的管理,促进电商行业的有序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跨境电子商务”,2014年或将成为“海淘”爆发性发展的一年,必须看到的是“海淘”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政府工作报告对此领域的关注,也将促进其发展进度,但相关管理部门是否已经做好管理准备?
电商发展离不开电商企业,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如今的电商市场,创新和提升管理应该双管齐下。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创新是重要的法宝,但创新这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提升管理更不必说,电商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和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有直接关系,唯盈利至上不可能走到最后,加强自我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才真正能让自己在这个行业走的更远。(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