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售货” 成本较低扩张较难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发展容易管理难,据泉州鲤城工商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此前他们有专门针对网络购物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网购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问题可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投诉,他们内部会将投诉转交到网店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如今面对私密性更强的“微信店”,消费者的维权难度更大。况且有些“微信店”出售的并不只是一类产品,有时是衣服有时是化妆品有时是水果,一旦出现纠纷,维权难在所难免,当然还是建议市民交易时尽量留下相关的凭证。
作为微信生态圈的缔造者腾讯而言,同样看到了潜在的维权危机。为此,他们于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对个人微信号的联系人数量进行限制。业界分析认为,此举便是为了遏制疯狂的“微信店”发展态势。“生态圈已然形成,监管还是要还给市场。”苏静说,她认为“微信店”运营只能走“小而美”的格调,规模化运作必须上升到公众号及其他微商城的立体式运作层面,到那个级别时监管就显得较为容易了,而大量的小店往往是一人一店或是两三人一店的方式存在。解决的是基层的就业创业问题,出售的商品也围绕朋友圈的定调走个性化路线,消费的基础也建立在经营者个人的信誉上,能否做好、做久考验的是产品更是为人。腾讯大可不必着急限制发展。
在谈及哪些“微信店”较易生存时,苏静认为产品的选择十分重要,不能找价格透明性太高,太规模化的商品,比如闽派男装就不适合微信圈内销售,因为他们店铺数以千计,线上平台也很多,很容易对比价格。必须保证中间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另外价格方面也要以小资人群为起点,确保利润率,产品选择上则无需太多局限,可以围绕朋友的需求点出发,比如喜欢名牌产品的朋友对于一斤几十元上百元的樱桃就会感兴趣。她强调认为,开店者多了,竞争多了,朋友间的交叉也多了,时间一久从价格及质量上自然会形成对比。“开起来容易,放弃也同样容易,这阵风自然会刮,可是要想熄灭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苏静认为,只要交给市场自然会有结果。
微信已经以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有人统计过都市人每天看微信的时间已经平均超过1小时,微信上可以分享自己的思想,可以沟通朋友间的友谊,甚至可以卖东西。就在品牌企业积极运作公众号、服务号吸引客户粘性,推广微购物商城的时候,更多直接在微信圈里发布商品售卖的小卖家却如雨后春笋。从蛋糕到鞋服、化妆品,从小资情调的时尚服饰到远渡重洋的海外代购,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位“微信店”老板。日前,腾讯正在以限制好友数量的方式试图规范这些“微信店”,业界不同的看法认为,微信已然形成生态圈,大树林立之余这类野花野草肯定有其生存价值,优胜劣汰更有其自然规律。“微信店”的兴起势必也会影响到原本淘宝小店的客流量。
“下个月,消费者将可以在淘宝的‘特色中国’频道上通过‘福建馆’购买当地的特产。”日前福建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相关负责人马国武说。据悉,淘宝特色·福建馆(以下简称“福建馆”)经过前期的紧张筹备,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6月中下旬上线试运营,并计划于今年9·8期间正式开馆。
据介绍,中国特色·福建馆的搭建,主要是为了让福建特色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借助淘宝网销售平台,扩大福建产品销售,提高福建产品市场知晓度和占有率。自福建馆项目确立以来,福建省商务厅与淘宝网“特色中国”积极联手推进完善福建特产、生态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搭建工作。5月5日,淘宝网“特色中国”总监张进先生一行来闽考察,双方就福建馆的筹备和运营工作做了进一步交流。
相关人士介绍说,淘宝网“特色中国”是一个按区域划分集中推广全国各地农特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希望能聚合淘宝网的网络流量、福建省的特色资源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等优势,将优质优价的闽货推广到全国。福建省商务厅将督促福建馆运营方福建省商业集团严格把控商品质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使福建馆成为福建商品网络总经销的重要手段。淘宝方面表示,福建特产资源十分丰富,每个地区都有极具自己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通过区域性的开发可以有助于带动整个福建的经济效益,也帮助更多的地方特色通过网络的方式远销全国。据了解,淘宝网“特色中国”打造的是原汁原味的当地特产和当地生活,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在运作模式上,淘宝网特色中国致力于形成政府、运营服务商和平台的“1+1+1”运营模式。即政府在品质监管和食品安全上做好背书,并且给予政策扶持;运营服务商则是做好销售和推广,包括频道、营销策划以及客服体系;平台则做基础的流量,包括搭建产品库、商品和卖家管理模块等。
此前福建省商务厅下发《关于支持淘宝网“特色中国福建馆”建设的通知》中表示,福建馆招商主要从本地区的“三品一标”产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老字号产品、中国驰名及省著名商标产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和特色工艺美术品中进行筛选和推荐。福建馆的落成使福建特色企业借助淘宝网平台商业流量“抱团”开展网上推广营销,将成为福建特色的重要交易与展示平台。相关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早报也将继续跟进了解福建馆的相关运作情况。
▲ 微信群里的各类商品十分丰富
淘宝将开“福建馆”
主推家乡特色产品
有人以“疯狂”二字来形容现在的微信营销,更有报道称自己的朋友圈里有超过半数的人在推送产品销售。在泉州“疯狂”的形容显得有些夸张,日前,记者对身边十位微信朋友发出调查显示,朋友圈内经营销售一般只占微友总量的10%左右,而且这些小店主每天推送的也并不只有商品,交友分享的功能依然存在。超过半数的朋友对于“微信店”并不排斥。
“最近几个月售物的微信朋友有增多的趋势。”林小姐说,她共有500左右位好友,以前只有一位朋友通过微信在卖海鲜,近两三个月时间里,海外代购化妆品、儿童潮服的销售都渐渐多了。说实话,因为都是朋友,而且上面的东西看起来也不错,价格更是有优惠,有空还是会浏览一下,看到喜欢的也会买,没空就视而不见。
了解发现,在泉州朋友圈活跃的“微信店”里,食品类的产品大多是自营,而服饰或代购货品却是与别人联营或是以充当下线的方式存在。“每个月只能赚两千来元,主要就是补贴家用。”阿芳说,自己要在家带孩子,别的工作根本没法做,正巧朋友有广州时尚服饰货源,于是就当起了朋友的下线,和朋友一样在自己的微信圈里试着卖鞋服、饰品及包包。货源在朋友手里,赚到的只是小幅度的差价。另外,随着“微信店”的兴起,各类提供微微卖、口袋购物的第三方供应商也多了起来,由微信跳转到上述平台的软件开发方兴未艾。记者了解到,最便宜的微信网站模板只需要2000元,而根据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微网站的建站价格从3000元到5000元不等。
现象
朋友圈里卖东西泉州渐热
为何这类“微信店”会成燎原之势呢?“因为各项成本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微信未流行之前,在淘宝上开个小店虽然不用交费,可是起码的各项认证还是要的,吸引流量还需要参加类似直通车之类的推广,有时甚至要通过刷单来让自己的店铺排名前置,以此来获得皇冠等信誉级别吸引流量,数以万计的淘宝店里让后进的小卖家很难有生存空间。“卖了半年,只有前一个月依靠向朋友推送送了一二十件童装,后面几个月不想花钱推广,销售额就接近零了。”蔡女士说,此前向开童装企业的朋友拿货到淘宝卖,最后不了了之了。如今她转型到手机微信朋友圈里卖童装,“图片直接转发,客服的对象也是朋友,也不用参加什么直通车,客户购买率还高。”蔡女士认为,只要保证产品质量没问题,对得起朋友,寻找到朋友圈喜欢的调性产品,当个“微信店”老板还是不难的,各项成本都低。
“货源的把握是关键。”营销专家苏静认为,“微信店”的好处在于缩短了货源与顾客的距离,中间的经验商、电商平台的管理费用等全不用,把最大的利润拿出来让利给顾客。有些打造三明治、蛋糕、生鲜、水果等商品的店家甚至连快递费都自己赚,因为服务的区域比较窄。没有库存,低成本运作,只要自己的信誉还行,只要自己服务态度好,便可以赚取原本要贡献给商场或天猫淘宝的钞票。
分析
低成本嫁接生产商与顾客
管理
依靠信誉优胜劣汰(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