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亿元海淘“战场”硝烟燃起
电子商务观察者、万擎咨询CEO鲁振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十一’海淘商品不会像国内网购开展大减价的活动。不过,因为跨境产品的特殊性也不会影响其成交量,阿里在海淘市场上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数量上的强大支撑,亚马逊的优势则是拥有丰富的海外货仓。可以预见,将来亚马逊和阿里将成为海淘市场上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表。”
海淘虽热仍存隐患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海淘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跨境产品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依然要比在国内掏腰包买奢侈品划算,且品质也有保障,从此海淘大军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
然而,在国内网购体系已经愈发成熟时,海淘难道就真的毫无隐患吗?鲁振旺向记者表示,语言障碍、海关政策,以及各国不同的税收和物流规则依然是海淘发展壮大路上的障碍,“目前跨境电商还不成熟,国内消费者购买跨境产品不仅要经过清关,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税收,而国家对跨境电商采取的政策仍然未能明确,消费者要缴纳的税费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消费者若要购买跨境商品还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以防购买到税费过高的产品。”
在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的增强的同时,日益便捷的网络购物渠道也是跨境电商逐渐火爆的重要原因。
可是在鲁振旺看来,虽然物流渠道已经快速发展,但是在细节上仍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方说,国内消费者购买海外产品,但是由于物流问题不能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而影响到消费者使用。有些国外电商选择与国内第三方公司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体系并不完善,因为很多消费者选择的是在国外购物网站上购买。”
阿里、亚马逊各成一派
有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海外购物热潮逐渐升温,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盲目信任和崇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的不信任,以及对国外品牌国内售价居高不下的不满。而国内电商在嗅到这块商机时该如何与海外跨境电商竞争呢?
10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零售平台天猫宣布,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将拓展到全球范围,成为首个全球化的“双十一”,消费者可通过天猫国际平台购买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商品。这也预示着,亚马逊和阿里之间的海淘之战已经吹起了号角。
阿里集团COO张勇介绍,这部分海外商品将采取两种物流方式,一种是海外商家提前把可能成为“爆款”的非生鲜类商品运至中国国内的杭州、宁波等5个保税区,消费者下单后,商品可以直接从国内保税区发货,大大节省时间;另外一种则是“直邮”模式,菜鸟物流在海外建立集货仓,通过和国外一些物流公司合作,集中将供应商的商品运回国内,而批量运输也节省了大量物流成本。
如此看来,让消费者产生幸福烦恼的原因就是:跨境电商究竟哪家强?
对此鲁振旺向记者表示,亚马逊和阿里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将来可能在海淘的不同领域各成一派,“亚马逊的跨境电商也算是刚刚起步,其优势就是其拥有丰富的海外货仓;而阿里的优势很明显就是其拥有的大量忠实淘宝用户,这也为其与国外品牌合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将来亚马逊和阿里很可能成为海淘市场中不同领域内的两个代表”。
生鲜凑局“双十一”预售 全球直采各显其能
“双十一”未至,战鼓声先擂。
生鲜电商在增速惊人的同时,也被寄予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期望,例如,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中,生鲜电商就被认为将迎来一场全行业的狂欢。而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生鲜电商也将迎来的新的爆发契机。
为抓住这个契机,生鲜电商们纷纷提前布局。
从已知的信息可知,生鲜电商参战“双十一”,大多数选择了打出“预售”牌。例如,在天猫“双十一”预售中,首次采用全球直采模式,并与500强品牌联动全球推广,通过大包装量贩定制,让线上消费者能够享受批发底价。
资料显示,天猫今年“双十一”首次采用海外品牌直采模式,以天猫平台的力量聚合买家需求直抵海外品牌商家端,缩短传统采购供应链条。一个完整的天猫全球品牌直采流程是指:天猫运营甄选全球时令货品后,与海外品牌商家或进口商询价,随后将商品引进给平台商家,商家进货入仓,完成全球品牌直采。
顺丰优选也表示今年的促销力度不会低于去年,将提供过亿元补贴让利给消费者;美国生鲜果蔬品牌都乐则首次参战“双十一”。
除单纯的线上促销之外,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十一”期间顺丰“嘿客”门店也将与顺丰优选联动,除店内宣传展示外,还将提供现场下单和常温包裹自提等服务。“生鲜商品备货量将比10月增加5倍-6倍。”顺丰优选相关负责人表示。
查阅过往的资料可知,“双十一”之后,关于物流、退货等问题多少会让一些买家和商家睚眦相向,而由于生鲜产品对物流配送有着更高的要求,可预见的是,纷纷扎堆的生鲜电商们,会在今年的“双十一”打一场无声的“物流战争”,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检阅。
据悉,顺丰“冷运”会针对顺丰优选、天猫等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双十一”预案。顺丰冷运综合了顺丰优选去年“双十一”、日常业务数据以及今年“双十一”规划,针对同城生鲜订单增加了发车班次,异地装载率到达60%也将采取直发而非中转形式,以提升配送效率。
据了解,顺丰“冷运”服务的客户既包括天猫等平台商户,也包括顺丰优选等生鲜电商和生鲜生产企业。顺丰冷运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天猫、顺丰优选等客户推出定制化的“双十一”预案。预案将综合客户去年“双十一”、日常业务数据以及今年“双十一”规划,针对同城生鲜订单将增加发车班次,异地装载率到达60%也将采取直发而非中转形式,以提升配送效率。菜鸟作为阿里商家的物流保障平台,将主要依托冷链城市间运输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完成冷链宅配,可以覆盖到一些顺丰配送不到的城市及地区。
拉手网易主后首战“双十一” 三胞集团“五拉”模式初试身手
拉手网客户端将成为宏图三胞的线上入口,为其800多家线下门店带去客流
刚刚更换新东家的拉手网马上就迎来了献上“投名状”的时刻,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拉手网能否和新任大股东旗下的宏图三胞打出配合,打出热闹,成为考验袁亚非这笔收购成败的第一道题。
10月20日,袁亚非旗下的三胞集团宣布收购拉手网,三胞集团在A股主板已有两家公司,分别为宏图高科和南京新百,此外还拥有新三板公司金鹏源康和纳斯达克公司麦考林。彼时,袁亚非对于该笔收购的解读为,“为了寻找线上入口”。
拉手网
成为宏图三胞的线上入口
袁亚非话音刚落,拉手网就开赴了战场。拉手网市场公关部总监王斌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在“双十一”期间,拉手网将成为宏图高科旗下3C卖场宏图三胞专场促销活动的线上入口,“这次活动的筹备时间非常紧”。
资料显示,宏图三胞拥有200家直营店,600多家商场店,覆盖200多个城市,年销售额近265亿元。“在宏图三胞14周年店庆期间,拉手网APP客户端上从11月4日开始将启动宏图三胞店庆劲爆商品专场,以往线下实体店传统的促销方式主要是通过广告投放来获得门店人流,如今,在三胞集团收购拉手网后,又有了新的玩法”,王斌表示。
据介绍,店庆期间,宏图三胞线下门店将提供数十种爆款3C产品,不仅现货而且是超低价。但用户想购得这些产品,则需通过拉手网APP客户端去抢购,每天限定一定数量。用户在拉手网上预付50元定金,余款在宏图三胞线下门店支付。
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指出:“尽管团购网站O2O早已有之,但多是与第三方进行合作,像拉手网与宏图三胞这样的‘亲密接触’还是首次,如果效果好的话,完全可以推广到三胞集团的其它资源上。”
事实上,拉手网这一线上入口,可接入的线下资源还有很大空间。三胞集团线下的零售业务还有乐语通讯(拥有2478家分店)、南京新百(旗下有南京新百、芜湖新百、淮南新百、东方商城、新百药业等)、国内第二的女鞋品牌千百度等。
“在袁亚非的指挥下,拉手网有可能在团购行业中另辟蹊径,走一条与大众点评、美团网等完全不同的道路”,上述分析人士预计。
袁亚非独创“五拉”模式
在收购完成后,袁亚非第一时间抛出了三胞集团与拉手网之间的“五拉”协同模式:天上拉地下、线下拉线上、供应链拉客户、吃喝玩乐拉商品、团购拉定制。将拉手网线上资源与三胞集团线下实体资源相结合,深耕O2O领域。袁亚非把这种协同模式比喻为“双职工夫妻”:白天各忙各的,晚上沟通协同,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不过,在业界看来,对于深谙资本的袁亚非而言,为拉手网赋予“五拉”概念的背后,上市仍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就在三胞集团收购拉手网之前,证监会刚刚表示,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三胞集团还是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紫金信托、苏物期货最大的民营股东。那么,除了为三胞集团零售业务提供线上入口外,拉手网是否还能为金融业务提供线上入口呢?换言之,拉手网是否会涉足目前最火的互联网金融呢?对于越来越火的O2O行业来说,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阿里抢注“双十一”遭国美苏宁呛声
“狗猫猴鹰”大战一触即发
“双十一”已进入倒计时,电商争霸赛前期预热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双十一”,更是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保卫战。一场围绕“双十一”标识归属权的大战在电商圈打得正酣,主角除了历年“光棍节”的最大赢家阿里,京东、苏宁、国美也走到了战役的核心地带,纷纷呛声指责阿里借法律之名行垄断之实。
拥有成熟销售体系的家电行业,无疑是天猫、苏宁、国美以有限营销资源换取最大销量产出的最佳途径,这在客观上让家电成为今年“双十一”大战的“急先锋”。然而,在各方促销招数频出、物流快递量再攀新高的背后,家电品类尤其是大家电产品对于配送、安装的高要求,已经成为对“双十一”家电促销大战参与各方的最大考验。
国美苏宁呛声阿里
“双十一”在即,电商促销大战火药味甚浓。近日,阿里和京东上演了一出商标注册口水战,而随着苏宁、国美的加入,该事件也迅速升级。
先是阿里对外发布了一封《通告函》,要求各大媒体不要为其他电商企业发布带有“双十一”字样的内容,称“双十一”是其注册商标,否则构成侵权。
无奈,苏宁易购将“双十一”改为“O2O购物节”;国美在线广告则以“11.11”形式展示,从而规避阿里巴巴注册的商标表述。
不过,作为阿里的竞争对手,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也表示有话要说。苏宁易购表示,阿里巴巴此举“法律合规手段不义”,暗指阿里挑起口水战,并称“双十一”可以是你的,但市场永远是大家的。
国美一位高管则告诉记者,在阿里宣布注册“双十一”之前,国美便已得到此消息,并将广告内容进行了更换。“国美作为垂直专业零售商与综合性零售商相比,更具优势,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家电行业不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和沉淀,很难形成专业化和流程化,在‘双十一’这种大型的购物节日面前表现的尤为明显。” 上述高管称。
此外,今年的电商之战还演变成了一场“动物园大战“。几大电商巨头似乎都热衷将小动物作为形象代表。此前,阿里旗下的天猫启用全新logo——猫;一年后,京东宣布将金属狗作为公司logo和吉祥物;当当则在今年将logo定为一只猴子;而鹰一直是国美人的精神图腾。
“狗猫猴鹰”卡位战
相比此前的洒脱,赴美上市成功的阿里和京东在业绩紧箍咒下拉响了自诞生以来最惨烈的“双十一”厮杀战。同时,在消费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网上零售数据却一枝独秀,而这也促使各路商家相继参战,让2014年“双十一”的硝烟更甚于往年。
头顶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光环,挟赴美上市豪情,在捍卫“双十一”主场优势的驱动下,阿里2014年“双十一”提出全球化、无线化、平台化整体策略,并推出了全球包邮、大家电预售等一系列措施,拉开了“双十一”最激烈的家电厮杀战。
面对坐拥主场之利的阿里,京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主打客户服务和体验的“新消费主义”,当当、国美、苏宁亦是动作频频。
此外,业绩重压之下,与往年在高客单价品类家电方面的淡定不同,阿里以大家电预售打响了2014年“双十一”促销战的第一枪。而这严重刺激了以家电、3C为发家之源、立足之本的京东,京东随即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反击,在发布“新消费主义”痛击天猫服务软肋的同时,还发动了一系列促销措施。而国美则以其每年拥有的千亿级采购规模,欲依靠规模保障其在采购价格方面的优势,以全网比价的方式放手一搏。
业内人士认为,“双十一”之战的背后,受累于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及房地产困境影响而对销量下滑束手无策的家电厂商,将“双十一”视为2014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积极参与电商发起的家电促销战同时,也从各个角度为自己的“双十一”活动摇旗呐喊,这更让家电成为“双十一”厮杀最激烈的品类。
“此次‘双十一’是零售电商们对于行业地位的卡位,决定着未来的行业格局,相信零售电商行业经过本次‘猫狗猴鹰’之战,会对行业未来的走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