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网购商品抽检不合格 网民热情被消磨
【-消费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一直是电子商务的病灶。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对网络交易商品质量开展专项抽检,结果显示,近四成网购商品抽检不合格。假冒伪劣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畅通无阻,极大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整顿商品市场,除了加强监管执法、电商自律,还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利用线上信息引导线下打假。
网购产品不合格率攀升
国家工商总局8日公布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此次抽检总共提供有效送检样品497批次,检测发现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
据悉,在此次抽检中,国内市场主要电商平台纷纷中标,淘宝、天猫、易迅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均榜上有名。抽检商品涉及电风扇、电磁炉、电热水壶、手机、电源适配器、插头插座、转换器、行车记录仪、儿童用品、儿童玩具、家用纸制品、成人服装、内衣、运动鞋、箱包、卫生巾、儿童安全座椅等日常消费品,共计抽检商品503批次。在172批次不合格商品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仅标志和说明不合格的约占7%。
网购产品年年抽检,年年“老调重弹”,然而产品不合格率不仅没有降,反而有上升的势头。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玩具、服装、鞋类、背提包、小家电5大类11种电子商务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8.7%。
电商平台商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久治不绝,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商平台成众矢之的,近日,阿里巴巴又因山寨问题被推上风头浪尖。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呼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重新将阿里巴巴及该公司旗下的淘宝等平台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电商打假心有余力不足?
“山寨”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商市场尴尬的“特色”。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假冒伪劣产品的销路更加畅通。经过多年发展,不合格产品已经形成了生产、包装、拿货、平台销售的一系列分工机制,尽管相隔大江南北,但配合却娴熟无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的电商平台与假冒伪劣产品的斗争可谓旷日持久。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打假之路始于其上市之前。2013年7月22日,淘宝对外公布了最新的关于出售假冒商品的管理规则,该规则严厉处罚商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违规行为,其中情节严重的将面临直接关店的处罚。2014年4月,阿里巴巴投入运行“诚信机制项目”,5月上线阿里110在线报案平台,可直接受理网购欺诈投诉。为了打假,阿里已投入超10亿元,先后出台过多项措施,包括建立一支超过2000人的打假队伍、核心成员300多人,1万多名小二参与其中。目前淘宝收集的各类违规假货样本的图库在100万左右,系统每天调用超过3亿次。不仅如此,阿里巴巴还与品牌方、国际组织及诸多执法部门合作,协助破获了多起案件。
其实假货问题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野火烧不尽”,监管乏力也是一大原因。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管理电商平台是个难题。按照传统思维,要监管无非是两条路,一是政府执法部门出手,二是给平台施压。但这两条路对电商平台却难以奏效。面对蚂蚁雄兵般的电商大军,现有执法手段只能是挂一漏万。
大数据给打假一双慧眼
打假之路道阻且长。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决定了治理电商市场的复杂与艰巨,在打假这一关键问题上需要多途共治、多措并举。
假货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而电商平台掌握着有关卖家、售假、投诉等大数据。电商大数据可以让打假变得更有优势:防患于未然、主动防控措施;信息公开透明、犯罪侵权人无处藏身;有案必破,可以实现并案处理;信息的可追溯,智能化手段,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
电商打假线上平台虽然是关键抓手,但线下才应该是“主战场”。将大数据技术收集到的线索提供给线下执法部门,将打假行动从线上扩展至线下;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根据网友的举报、权利人投诉等绘制成“打假地图”,对线下假货泛滥的区域进行重点监督与侦查,让假货没有发挥的余地。
电商打假任重道远,仅靠电商自律提高门槛、完善交易机制是不够的,需要线上与线下结合,用技术化、社会化的治理手段共同发力。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鞋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