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商二代”到“创业一代”
然而,就像台商大厦旁的工地不断有高楼冒出从而挑战它的高度一样。这两年,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在莞台商也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挑战。幸好,众多台商二代选择了接班,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承接第一代台商的资源与精神,运用新模式和互联网思维进行创业,让东莞台商的成色继续保留下来。

程汉强

吴梁荣
放弃工作回莞帮忙惨遭“打脸”
小米在香港敲钟上市当天,32岁的程汉强在朋友圈里发文:“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创业以来,类似的“鸡血”常出现在他的朋友圈内,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像雷军一样成功,但他每天都要求自己像雷军一样去奋斗。长期缺乏锻炼,让他的身材看起来有些庞大。
程汉强的父母都是在东莞从事鞋业生产的台商,家境优渥。从10岁开始,他就被送到国外读书,毕业后他去了一家银行工作。2014年,因为父母的一句“你是中国人,回来接班吧”,程汉强放弃了在国外的工作,回东莞帮父母打理工厂。
令程汉强没想到的是,东莞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巨变,家里做贴牌代工生产的人工成本大大增加,海外订单却逐渐下降,利润在变少。“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了,靠别人的脸色吃饭,外国人不下单就是一潭死水。”在工厂没待多久,程汉强就提出不能仅做代工生产,应该建立自有品牌。母亲陈玛莉却说:“你去工厂站满一年,才有资格来聊新东西。”
卖房自创品牌开拓新路
多次提议不被接受,年轻气盛的程汉强赌气离开东莞回到台湾。陈玛莉选择放行,她尊重儿子的选择,“儿子既然主动走出温室,纵然撞得头破血流也是一笔财富。”
在去台湾南部的一次旅行中,程汉强看到少数民族捕鱼的船后,灵感一下子来了。他想创立一个,鞋上植入体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其赋上文化色彩。
程汉强的父亲年轻时曾创立过一个鞋子品牌但没有成功,留下了“HAMS”商标。这次,他选择子承父业,把新创立的鞋子品牌也命名为“HAMS”。 2016年1月,程汉强卖掉了在国外的房产回到东莞,把所有积蓄投入到“HAMS”的设计和生产中。
他和团队到云南、西藏等地采风,深入民族部落,探访风土人情,寻找可以嵌入鞋子的元素。从无到有孵化一个品牌并不容易,程汉强创业之路异常艰苦。代工生产只需坐着等饭吃,而创立品牌后不仅要考虑生产,还要考虑营销。为了卖掉第一季生产的2000双鞋子,更为了证明给父母看,程汉强抱着鞋子在地铁口卖,最苦时身上只有60块钱,一天只敢吃一顿馄饨。“只要还活着就有办法去创造。”两个月,程汉强卖出了1500双鞋。
父母希望他超越自己
“虽然我有足够的钱和资源去帮助他,但我没有主动伸手,他也没有求我。”儿子遇到困难时,陈玛莉选择置之不理,在商场打拼了三十多年的她深知创业不易,如果儿子连基本的苦头都吃不了,那将来很难有所作为。
如今, HAMS品牌的鞋子在东莞的工厂里生产,程汉强把营销部门移到上海,品牌主打高端市场,一双鞋子的售价在千元左右。“用民族的故事和精致的质量重新定义made in china,”程汉强梦想有一天能在纽约的第五大道上开个鞋店,而在追梦的过程中,他和团队强调最多的就是“有了品牌,才有魂儿”。
看到儿子在“单飞”后的成果,陈玛丽无比骄傲。母子俩见面的机会增多了,陈玛莉希望将来儿子能真正超越自己,把家里的生意都接过来。
在传统制造业外寻找商机
与程汉强在父辈传统制造的基础上创立自主品牌不同,“台商二代”吴梁荣的创业则完全背离了传统制造业。
位于东莞厚街赤岭工业园区的亿宣精密五金科技厂内机器轰鸣,装在家具和橱柜上的拉手被工人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后运送到了全国各地。吴梁荣是这个五金厂的总经理,不过他现在很少过问厂内的具体事情。整个工厂被交给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吴梁荣则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名为“掏纸”的共享纸巾创业项目上。
吴梁荣的父亲吴汉钟1997年从台湾来到了东莞厚街,搭了一个铁皮房开始生产五金,一步步做大做强。吴梁荣小时候在台湾上学,但经常利用假期来父亲的厂子里玩耍,对东莞很有感情。从国外毕业后,他自然而然地回到东莞准备接班。父亲让他从最底层的普工做起,每月只给他1200元的工资。
“我本身对二代这个词比较反感。”吴梁荣很想证明自己能做事,他抱着学习的心态从零开始做起。但一些老员工担心企业实现家族传承后他们会丢失饭碗,经常给吴梁荣“挖坑”,当面和和气气,背后却议论纷纷。这让吴梁荣和员工的日常沟通非常困难。后来,他发现在饭桌上通过酒杯反倒容易把事情说清楚后,便把了解内地的一些交际文化也纳入了自己的必修课。
在把整个工厂的7个部门都干了一圈后,吴梁荣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然而,在带领企业实现从外销向内销的转型后,吴梁荣发现传统制造业的天花板显而易见,土地和环保成本的提高,劳动力工资的上升,让整个行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跳出五金行业,在其他领域寻找新的商机成了必然的选择。
用互联网思维踏入共享行业
“我起初只是想帮父亲管工厂, 后来想着要干一番事业,但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吴梁荣先后在美食糕点和女性卫生用品领域创业。同时,作为一个喜欢互联网,凡事都喜欢求助于网络的年轻人,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这些新的概念也很快进入了他的脑海里。
很多店的柜台都有共享充电宝,受此影响,吴梁荣诞生了做共享纸巾的想法。吴梁荣想造一个共享纸巾机,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来获取纸巾。使用共享纸巾机的用户多了,就可以变成流量入口,吸引广告投放。
在东莞的一些商场,吴梁荣已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了实践,一款名为“掏纸”的共享纸巾机已经挂到了墙上。纸巾机由吴梁荣设计,在自家的五金工厂生产,外表色泽明艳,充满时尚气息,微信一扫就有纸巾“从天而降”。虽然想法很有创意,但毕竟还在初创阶段,由于用户数量不多,吴梁荣的掏纸共享纸巾机在商业推广和变现上还不太成功。但创业让他每天都处在学习状态中,收获很大。
吴汉钟则对儿子的跨行业发展特别支持。这两年,吴汉钟身边的好多台商朋友都将厂房移到了东南亚,利用那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谋取高利润。吴汉钟也去考察过,但他并没有动心,因为他觉得现在去东南亚就像当年他来东莞一样,先甜后苦,总有一天人口的红利会被榨干,还要面临转型,还不如趁早利用在东莞已有的资源完成蜕变。
二代正成为东莞
台商转型的中坚
黄朝凯同样对新一代台商在东莞的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东莞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运营长,与众多在东莞创业的台湾青年打过交道后,黄朝凯觉得同根同祖的文化认同感和大陆市场巨大的需求是让众多新一代台商选择留在东莞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东莞市政府更是有众多政策的支持。就像程汉强抛弃了贴牌代工生产,吴梁荣跨入共享经济领域一样。新一代的台商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产业如何变化,站在父辈的肩膀上,他们某种程度上已经走上了捷径,在父辈曾经拼搏过的土地上,继承着拼搏的精神,第二代台商们正在悄悄接班,成为整个东莞台商转型的中坚力量。
“二代只是个标签,我对台商二代的定义就是要承接父辈资源与拼搏精神,在这个变化快速,发展充满机会与淘汰的市场中发展起来。”在东莞台湾青年创业中心进行咖啡文化产品创业的二代台商吴森胜时刻提醒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 上一篇:花了10年不到的时间 安踏将数千家竞争对手抛到了身后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