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20美元以下鞋子不接!东莞鞋厂的底气在哪
【-行业动态】不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制鞋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未来成品鞋纳入清单,“影响也不大”,东莞鞋企的底气来自于完善、成熟、高效的供应链。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制鞋重要基地东莞的鞋企开始感到压力,除了面对成本上升,订单亦有所下降,部分转往东南亚。为增强竞争力,有借机实现半自动化,并展开线上业务。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制鞋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未来成品鞋纳入清单,“影响也不大”,东莞鞋企的底气来自于完善、成熟、高效的供应链。
美方上月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产品加徵10%的关税,并威胁采取其他关税升级措施。尽管2000亿美元的商品中不包含成品鞋,但昌健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水顺表示,消息出来后,收到的订单没有预期多,部分转去了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
童水顺表示,原因在于客户的心理发生变化,「虽然这次成品鞋没有包含在内,但未来难说。出于这种预期,客户把一部分的订单转去了东南亚的工厂,这也可以理解」。
原料每吨成本增6千元
专门生产户外功能鞋的永都鞋业的总经理徐文雄表示,该公司的订单没有减少,但由于中国加徵关税的清单包含橡胶等製鞋原材料,因而成本有所上升,每吨原料一个月就要增加成本5,000到6,000元,而鞋底厂一个月要用一百多吨原料。但他称,中国、日本、泰国都有可用的原料替代品。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东莞鞋企想尽办法度过这段调整期。
其中,昌健鞋业加快开拓内销市场,并成立自动化改造部门,希望进一步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
「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生存不是问题,正好利用这次压力先落实工业3.0,某些依赖手工的工序至少也要实现半自动化。此外,即便订单转往东南亚,制鞋50%至60%的原料还是要从中国运过去,(机器开动)依然能赚钱。」童顺水称。
虽然今年的订单有所下降,但童水顺对未来并不担心。他认为,困难只是短期的,品牌商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变化,而花5至10年的时间去重新培育新的供应商显然并不划算,所以依然会再找回东莞的企业。
拒接单价20美元以下订单
体现东莞鞋业信心
报道提到,如今鞋厂老板已不接单价在20美元以下的订单,「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们的『骄傲』」。
某行业人士同样认为,综合成本、税收、品质等多方考量,东莞依然是最好的选择,东莞製鞋业已形成完善、成熟、高效的供应体系,这在世界上是无法取代的存在。他认为,贸易摩擦或会让一小部分企业日子难过,但从整个中国制鞋业进步的角度来看是好事情。
东莞鞋厂的“招工一条街”
一个招聘牌,一张小木凳,日复一日守望
10月9日清晨,阳光早早地铺满了东莞的街道,东明路“招工一条街”也逐渐热闹起来。除了来来往往的上班族,最耀眼的莫过于提着招工牌子,坐在帐篷下的“招工人”。
这条位于厚街镇的街道,是当地著名的“招工一条街”,长不过千米的道路两旁,是众多“招工人”的工作地,是他们日复一日守望的地方。现在,正是东莞的用工旺季,9日早晨,这些驻扎在此的“招工人”,又开始了他们一天忙碌的工作。
这些“招工人”,有的坐在凳子上,有的骑在停好的电动车上,有的直接在茂密的大树下席地而坐,不断询问过往找工作的人。
在这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道路正在施工。门外张贴众多公司信息的中介点,把招聘栏摆满了整个门口,这使得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显拥挤。无论是临时搭建的招工篷还是中介点,抑或只是立个招聘牌,这里的人都做着相同的事——招工。
张万军负责招聘的绿洲鞋业有限公司是这里最大的工厂。红红的招聘牌,写着“因公司业务量增加,现招聘普通员工多名”,15元/小时的字样十分醒目。大树下一张简单的招聘牌,外加一个老旧的长凳,这就是张万军日常工作的地方。
张万军基本每天都出来招工,风里来雨里去,见多了来找工作的形形色色的人。“不出来吃什么,喝什么,这叫做职业!”48岁的张万军对自己的工作有太多的情感,做了近8年的招工,他习惯了这里的人,做惯了这份差事。“招工的人,都已离不开这条街了。”张万军抽着烟,漫不经心地扭头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