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在可穿戴市场屡战屡败 未来出路在哪儿
曾经大张旗鼓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运动品牌目前形势却并不乐观,专家分析,运动品牌屡败屡战的原因在于市场不够成熟、产品价格不够亲民、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等,可以从可穿戴设备的外观和相关应用场景等方面实现突破。
与科技公司联合
从目前几大运动品牌巨头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布局来看,合作成为再次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
在2018年年初与Fitbit联合发布了智能手表版本的Fitbit Ionic。Fitbit Ionic是达斯宣布关闭硬件产品部门后发布的首个智能产品,Fitbit负责技术和研发,阿迪达斯负责解决运动方案。阿迪达斯表示,未来这种合作模式会成为可穿戴领域的发展方向。
最近两年,与苹果公司共同推出Apple Watch +系列手表,尽管在厚度上比第一代Apple Watch略厚1mm,但是对比那些又大又厚的运动手表,Apple Watch Nike+的设计更容易被人接受。
除了与科技公司联合,一些运动品牌厂商还是坚持成立研发部门。例如New Balance这个以生产舒适跑鞋著称的公司,在2016年反省自己在体育科技领域发力不足之后成立了数字运动部门。在2017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发布了智能手表和蓝牙耳机两款与跑步密切相关的产品,但业界反响平平。
为何屡战屡败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达到352.6亿元,增长率达到35.7%。在可穿戴行业技术和产业模式不断成熟之后,2018年的智能可穿戴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46.0亿元,增长率为26.5%。
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未来趋势,可穿戴设备都有着诸多亮点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引来非常多的玩家入场,尤其是上述传统体育厂商,也大批加入到了体育智能穿戴领域。但大多数的企业在智能穿戴市场上都有过销量惨淡的经历,在市场寒冬中相继退出该行业。
早在2014年,知名体育巨头耐克关掉了Nike+Fuelband智能手环和Nike+系列运动手表等智能运动硬件产品线,同时撤掉了旗下智能运动硬件部门;2017年11月,美国知名高端运动品牌UnderArmour()也宣布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此前安德玛曾与HTC合作推出运动手环、心率带、智能跑鞋和智能体重秤等智能硬件产品,但同样销量惨淡。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从可穿戴设备市场来看,首先该市场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缺乏相关认知,需求不旺盛。
其次,这类产品通常价格不菲,像苹果出产的运动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4已经超过了3000元,令消费者们望而却步,所以价格方面也大大限制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
另外,据易体网数据公布,苹果、小米等手机科技公司抢占大部分市场。其中苹果公司牢牢占据销售量第一的位置,中国手机品牌小米、华为分列第二和第四位,排名第三的则是曾经智能穿戴的霸主Fitbit。相比华为销售量暴增147.0%的亮眼数据,Fitbit却下降了28.1%。
此外,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岑岑认为,传统体育巨头缺乏电子设备研发素质。体育智能穿戴用品虽然与体育密切相关,但其亮点在于智能化,需要极高的科技研发技术。以传统体育起家的巨头们进入智能可穿戴市场无疑是一场“跨界”尝试。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阿迪达斯曾推出的一款运动智能手表Smart Run,其功能包括GPS、测量心率、音乐播放等,与当今市场上的产品相比并无太多亮点。且手表采用的定制版Android 4.1系统,也无法安装其他应用,手表续航能力欠佳,据用户反应,单单用于训练的话,Smart Run手表只能坚持两天左右,这对于需要经常佩戴手表的用户而言极为不便。
由此来看,在这些问题影响下,传统体育退出体育智能用品市场也是无奈之举。
未来方向在哪儿
高岑岑认为,目前智能产品的一大缺陷在于“颜值太低”。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穿戴设备“颜值”不过关,很多穿戴设备风格比较硬朗,缺乏时尚美观的元素。且有些智能穿戴用品异常沉重,运动时很不方便。
中国商报记者在相关论坛也了解到了一些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反馈,一位客户认为目前的智能手表外形不够美观,又“重”又“丑”是目前穿戴用品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年轻时尚、消费欲望比较强烈的女性消费者,不会购买这种降低审美水准的产品。
因此高岑岑认为可穿戴设备除了要有独具一格的炫酷功能外,也要注重美观问题。运动品牌可以将体育智能穿戴用品的外观做到“小而美”,摆脱繁重的体育穿戴设备,以精美外观来帮助体育智能产品实现推广和普及。
其次,体育智能用品可以与相关的智能运动场景相连接,提高数据准确度来加强消费者的运动体验。Keepland健身房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或智能场馆相结合,将会是未来健身运动的发展趋势,也就是智能设备+智能场景。Keep现在将智能运动手环加入健身房中,两者的结合,也可以对用户的运动动作和身体状况做出精确判断,指导用户做出正确的健身动作,从而为运动者们带来更加科学和专业的运动体验。总的来说,如今我国体育产业正处在快速奔跑的赛道上,其中可穿戴设备对于体育的未来不可或缺。
最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需要突破创新,提高智能用品实用性。虽然目前市面上的体育智能用品五花八门,但普遍功能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大多智能产品功能无非就是测量心率、计量步数、GPS定位等,这些功能之外的创新产品少之又少。
中国纺织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智能服装或许可以加强关注。目前一些高科技面料,能有效抵御因室内外温差骤变让身体产生的不适。面料采用高焓值的智能调温粘胶纤维与普通棉纤维织造而成。这种工艺,能吸收相对热环境的温度,并对人体自身释放的热量进行存储,在进入相对冷环境时进行释放,从而达到自然调温的效果。他认为,也许未来的运动智能服装,通过在衣服中内置智能芯片,可以用手机app调节温度,为运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