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高质量发展——中国鞋业基地·丹阳破局之路
近日,江苏丹阳制鞋企业纷纷开工。但与往年春节过后制鞋企业忙于招工所呈现的热闹景象不同,今年虽然各家企业也都将招工牌立于门外,但前来询问的工人并不多,而企业老板对此似乎也并不着急。
“现在企业都愁于没有订单,对员工虽然有需求,但并不迫切。”一家本地企业表示,近几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影响,大部分的企业订单都不饱满。因此,开工后,大家更多地将心思都放到了如何接单方面。据介绍,为获得更多的订单,该企业已经开通了直播、抖音短视频等线上平台。
制鞋基地面临挑战
丹阳制鞋行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三四十年粗放式的发展后,本世纪初,丹阳制鞋行业渐成规模,形成了以陵口镇皮鞋产业园为主体,以生产中低端真皮女鞋为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丹阳制鞋产业依托丰富的人脉资源,熟练的产业工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制鞋人的勤奋努力,区域内主打产品——真皮女鞋以其款式新颖、穿着舒适、价位适中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一时名声鹊起,引得全国各大市场总代、批发商纷纷前来丹阳采购。生产厂家坐等客户上门,不愁订单。因此也催生了丹阳皮鞋产业近10年的快速发展,大约在2017年时其产能规模达到年产5千多万双的峰值。
就在不少鞋企纷纷加大投入,扩建工厂,增添设备,准备迎接新一轮扩张之际,却不知市场已悄然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由量向质转变,依靠数量扩张和传统的出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从2018年开始丹阳皮鞋销售明显下降,降幅达15%-20%。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丹阳制鞋产业发展跌入低谷,客户明显减少、订单严重不足、产能迅速下降、制鞋行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究其原因,不少丹阳企业表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是导致丹阳订单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偏运动休闲类的鞋类产品越来越为消费者所喜爱,因此导致了皮面皮鞋市场的整体萎缩。有企业就表示,“我们去大街上一看就知道,如今穿类似丹阳这种传统皮鞋的还有多少。”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皮面皮鞋产量比2017年下降超过20%。
“的确,从外因看,消费者需求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内因看,产品品质提升不快也是丹阳皮鞋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丹阳皮革鞋业商会秘书长林书云指出,一直以来,丹阳都是以贴牌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且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因此价格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在市场需求变化后,丹阳的皮鞋产品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仍依靠以往的经营方式已经难以继续维持企业的利润。
丹阳市千润鞋业总经理赵骑兵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质好的产品。以往众多丹阳制鞋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订单非常多,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产品品质的提升。如今伴随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消费者对包括做工在内的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企业自然陷入了被动。
远达鞋业陈大军也表示,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当前丹阳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同质化严重,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客户看了两家产品,式样都差不多,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价格竞争的压力。”
与时俱进寻求突破
面对同质化困境,企业自身情况不同,应对方式自然也不同。一家经营多年的企业老板告诉笔者,自2018年以来,企业也在想办法。但在他看来,除了加强与经销商的联系外,也只有采取试着先生产一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反响,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进行推销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经营。据了解,在当前丹阳制鞋行业中,这样做的企业不在少数。对此,丹阳皮革鞋业商会秘书长林书云表示,只想轻轻松松做鞋已经成为制约丹阳众多制鞋企业发展的瓶颈,他们没有认清丹阳制鞋产业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的现实,这对丹阳制鞋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这些企业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将提升品质放在首位,这是当务之急。”
面对市场拓展,2018年后,丹阳企业也都推出了许多适应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包括小白鞋、老爹鞋、乐福鞋、飞织鞋等。这些产品不仅在风格上更加休闲与时尚,产品的品质也更加优异,但市场拓展需进一步加强。
“现在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建立运营中心,便于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会是市场的趋势。”丹阳华翔鞋业总经理肖云晖表示,企业当前的定位是要抓住市场的优质客户,走出去,请进来。同时,通过近距离地接触市场和客户,企业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以通过持续的改进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作为丹阳近两年逆势增长的企业之一,陈大军透露,这是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注重品质”的结果。“对进入远达的员工,我们都会严格要求,通过管理,引导工人重视质量,同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据介绍,远达有200名员工,其中绝大多数是有十年左右工龄的老员工,技术水平过硬。“产品品质好,才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增加研发的投入,也就会有更好的产品给到客户与消费者。”
在市场快速变化下,同样保持稳步发展的赵骑兵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意法则。“近几年,我们就是跟着市场走,市场流行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赵骑兵表示,企业的接单量虽然都不大,但是在产品品质上一定能确保契合顾客的需求。
高质量发展赢机遇
在2021江苏皮革行业年度产业发展论坛期间,针对丹阳制鞋产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未来丹阳制鞋产业如何发展,中国轻工“大国工匠”陈国学、千百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万祥华、林书云等分别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陈国学表示,丹阳制鞋企业的管理层首先要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加工制造和习惯性的模仿制造模式,要通过创新,迈向中高端产品制造。其次应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把模仿的习惯改革提升为具有改进改良产品的设计能力,让丹阳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从而赢得更多的订单;二是要重视自主制造技术技能的提升,要争取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制造,全面提升丹阳制鞋产业竞争优势;三是要重视自主品牌建设,建立稳固的自主销售渠道,从而做优做强丹阳制鞋产业。
万祥华认为,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丹阳具有极好的产业工人基础,虽然年轻人进入工厂的人数急剧下滑,但成熟的员工的潜能极大,他们在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强的优势,应适当地给予他们权利,让他们放开手去干。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丹阳制鞋产业必须走出去,了解同行在做什么,洞悉国内市场的需求方向。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后,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产品与目标客户,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把最好的产品给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然后坚持做下去就会有结果。“现在不论是哪类企业,都应把眼光转回到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林书云表示,当前丹阳发展得好一些的企业分两类。一类是给大公司贴牌的,订单比较稳定,但对做工要求非常高。另一类则是依靠自身过硬的产品,仍能维持稳定的客户。因此,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大势所趋。“生存是第一要素,面对整体市场环境的快速转变,企业需要做长远规划:要根据消费者需求,逐步调整经营模式;在客户选择上,要进一步严格把控,宁愿少做一些,做精一点,做细一点,使企业资金链处于良性循环有保障的状态;在生产线的改造上,也要逐步向智能化转变。
丹阳制鞋业只有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才能抓住当下市场发展的新机遇。正如我国《皮革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所指出的,在消费全面升级的新时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表现为追求品质和品牌,追求绿色生态和健康,寻求商品的文化与情感价值,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化的新消费特点。因此,丹阳制鞋产业要实现新发展,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立足于更好地满足中高档鞋类市场消费升级的新增量和下沉市场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优质鞋类供给,只有推动产品朝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丹阳制鞋产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