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鞋 古老的时尚单品
在闷热的季节里,一双凉爽透气又美观的凉鞋,总能俘获女士们的芳心。无论是80后童年记忆中的彩色塑料凉鞋,还是老人们钟爱的软底凉鞋,都为人们在流火的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凉鞋不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鞋类形式之一,还曾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曾是朴素的象征。
古埃及“纳尔迈调色板”上,刻着一个仆人为纳尔迈提凉鞋的画面。
曾是身份的象征
早在几万年前,被称为智人的早期人类就发明了既能够保护双脚又隔热透气的凉鞋。最早的凉鞋可以分为两种形制:一种是以棕榈叶、纸莎草或野草等植物纤维编结而成的草鞋。这种草鞋十分普遍,从日本、波利尼西亚的部分地区,到北美的克拉玛斯印第安人的活动区域,都曾发现过智人制作的草鞋。一些人类学家认为,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大规模迁移的智人在地球各个角落安家落户。他们就地取材,把草鞋的制作工艺带到世界各地。另一种是从经过处理的野兽皮上切割下来,沿着边沿钻孔,然后穿上一根皮带,皮带可像绳子一样拉紧,这便成了最早的皮凉鞋。考古学家们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山深谷中发现了智人制作的皮凉鞋,使用的材料是美洲驼皮。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一群早期人类来到北非的尼罗河谷定居,建立了古埃及王国。古埃及气候炎热且手工业发达,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的凉鞋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出现了不同材质和款式的凉鞋。但是,只有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穿凉鞋,国王的凉鞋就是权力的象征。人们曾在希拉孔波利斯神庙遗址中,发现一块公元前3100年的盾形石板雕刻画,这是埃及有史以来第一件真正可以称为有象形文字的文物,被人们命名为“纳尔迈调色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石板画中的法老纳尔迈造型威武,在石板正反两面分别戴着上、下埃及的王冠,标志着其对上、下埃及的统治。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纳尔迈的仆人手拿一双凉鞋,陪伴在纳尔迈身边。后人猜测,凉鞋在古埃及也是王权的象征。
图坦卡蒙法老墓中出土的精美的古埃及凉鞋。
埃及古城卢克索附近出土过一枚公元前2985年的河马牙制标签。这枚标签曾被挂在古埃及法老丹的凉鞋上。标签正面绘着法老丹的画像——头戴饰帽,一手拿鞭,一手拿权杖。他脚下跪着一个敌人。将象征胜利的标签挂在凉鞋上,可见凉鞋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到了法老图坦卡蒙时期,“凉鞋”已经有了对应的象形文字,形如一个椭圆加上两条鞋带,而人们也在图坦卡蒙的随葬品中发现了许多其生前使用过的造型精美的凉鞋:有的类似现代人字拖,上面装饰着蓝莲花和矢车菊纹样;有的用黄金打造,显示出了当时皇家的奢华;还有一双用纸莎草制成,脚踝处配有皮扣带,鞋面绘有一幅想象丰富的尼罗河风景图案。
古代希腊文明继承了古埃及文明,鞋子也继承了古埃及鞋子的特点,以凉鞋为主。这时,平民也可以穿鞋了。一般是用一根皮条从鞋底上穿过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再连接另外一根皮条绕到脚后跟。后来,鞋子被比较复杂而舒适的式样所代替。用麻或毛毡做鞋底,用皮革做鞋带,鞋带以网状的形式围绕着脚跟和脚面,呈现纵横交错状,并在小腿处以一圈或多圈的方式系在一起。一般人的鞋底较薄,军人穿的鞋底较厚,骑兵的鞋还配有特殊的带子,可以将马刺系在上面。
罗马人征服希腊人后,虽然鞋子的样子更加贵族化,更为奢侈、华丽,样式也更多,但是都没有摆脱凉鞋的样式。罗马凉鞋中,有一种将鞋底用带子以固定间距围绕至腿部的样式,如今已成为时尚界的经典凉鞋款式。到了古罗马后期,不同的凉鞋颜色显示了鞋主人的社会地位,官员们会穿着红色凉鞋,平民们只能穿着黑色凉鞋。
小草鞋大情怀
在中国古代,凉鞋大致可以分为草鞋和木屐两种。其中,又以结实、方便又透气的植物纤维制成的草鞋更为常见。从《诗经》中的葛屦(音jù),到红军长征时过雪山草地穿着的草鞋,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小小草鞋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式草鞋最早出现在夏朝。唐代诗人王睿在《炙毂子杂录》中写道:“夏、殷皆以草为之(音juē),左氏谓之菲履也。”其中“”“菲履”便是指以草编织的鞋,编织的材料一般有稻草、蒲草、麦秸、玉米秸、东北乌拉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草鞋也拥有了更多的名字,先秦时期的“屦”便是用葛编织而成的鞋子,《诗经·魏风》中《葛屦》一诗写道:“纠纠葛屦,可(何)以履霜?”说的是夏天时穿的草鞋,怎能经受得住冬日的寒霜。从这句诗中也可以看出,“葛屦”定是十分清凉的款式。
高僧玄奘万里西游,前往天竺国求取佛经,穿的正是麻做的草鞋。
我国古代的草鞋由鞋底、鞋耳、鞋鼻三部分组成。鞋底部的形状与脚底相似,两侧分布的鞋耳通过草绳与脚面相合,前后的鞋鼻分别与脚趾和脚跟固定,达到穿着稳定的目的。鞋底的纹理有经纬线之分,“筋”是草鞋的经线,多为四根,形成草鞋的底形。纬线之“绳”交错于经之间,形成厚实耐磨的鞋底。鞋耳犹如鞋帮,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常见的有四耳草鞋、六耳草鞋等。前后鞋鼻与鞋底、鞋耳连为一体,形成草鞋的基本形状与结构。这种简约实用的草鞋形制几千年来基本没有改变,足见古老发明者的智慧是何等之高超。
草鞋虽然简陋,古人搭配起来却丝毫不马虎。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士冠礼》中曾记载:“玄端黑屦……素积白屦”,说的是夏天穿着黑色上衣时,配以黑色草鞋;若穿腰间带褶的白色丝织衣裳时,则搭配白色草鞋。这应该就是古人的穿搭指南了吧!为了让草鞋的美观度进一步增加,古人还会在草鞋上涂以油漆,防腐耐磨的同时,颜色也更为艳丽。
草鞋还有“不借”等不同的称谓。“不借”这个奇怪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释名·释衣服》中说:“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解释:“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自古丝质者为履,麻质者为不借,或以其易于损坏而称不借。”意思是草鞋所用材料为稻草、麻等廉价材料,平民百姓人人都能自备,故而不需借别人家的。
到了唐代,人们发现麻类植物纤维的韧度和长度都比葛类要好,且更易提取。慢慢地,麻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取代了葛类,而草鞋的编织原料也由葛变为麻。高僧玄奘万里西游,前往天竺国求取佛经,穿的正是麻做的草鞋。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行脚僧图》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玄奘负笈图》等画作来看,这种草鞋没有完整的鞋面和鞋帮,仅有几条草绳编织的系带与鞋底相连,样子极为简朴。据唐代段成式编撰的《酉阳杂俎》记载,为了纪念这位来自东方的高僧,后来的印度僧侣们在寺庙墙壁刻上玄奘穿过的麻鞋进行膜拜。
穿草鞋,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或许是因为迫不得已,但也体现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处事情怀。诗圣杜甫落难成都,穷困潦倒,自建草堂,更自编草鞋。由于居所周围没有芒草,诗人只好把棕榈树那又细又长又结实的棕丝采下来,打起棕草鞋来。家人穿后都夸他的棕草鞋打得好。大文豪苏轼在抒发泰然自若的处事态度时也常常说到草鞋。在《定风波》中,他穿草鞋进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答李端叔书》中,他穿草鞋乘舟:“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在《雪堂记》中,他是穿草鞋的隐者:“考盘于此兮,芒鞋而葛衣。”
到了近现代,草鞋最出名的身世是成为了“红军鞋”。工农红军穿着草鞋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很多人都是一边打仗一边编草鞋。妻送郎、父送子参军,都少不了送一双草鞋的情景。朱德总司令宁肯自己打草鞋穿,也要把布鞋让给伤病员的事迹更是传为佳话。这时的草鞋成为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象征。
“足下”与木屐
除了草鞋,木屐也是中国古代相当流行的一种凉鞋。在汉语中,木鞋称作“屐”。《释名·释衣服》说:“屐,榰(音zhī)也。为两足榰以践泥也。”意思是说“屐”这种鞋,底子前后装有两个小木齿,鞋面有帛带来固定脚,属于雨鞋,用于在泥泞中行走。
提起木屐,可能现在大部分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日本和服搭配木屐的形象,但其实我国古代的先民早早就开始穿着木屐了。在我国古代有关木屐的文献记载中,最早穿木屐的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晋文公重耳。相传,重耳即位前曾被驱逐出宫,在卫、秦、楚等国家间流亡十九年,期间有一位叫介子推的侍臣一直追随着他,还曾在重耳饥饿难耐之际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并登上王位,论功行赏时遗漏了介子推。当他想起时,介子推已携母亲隐居山林,尽管晋文公多次访寻,介子推却避而不见。为了将介子推逼出山,晋文公错误地选择放火烧山,但介子推以死明志,最终抱树被烧而死,晋文公见状悲痛不已。《庄子·异苑》中说:“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砍下未烧尽的树木做成木屐,穿在脚上,仿佛介子推还在身边。这就是“足下”一词的来历。后来,“足下”成为对朋友的尊称。
谢公屐原理示意图
虽然故事中晋文公命人制作了木屐,但他却并不是木屐的发明者。1988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弥足珍贵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木屐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据研究,这两件木屐距现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木屐实物,是良渚先民为适应江南气候炎热潮湿等自然环境所作的发明创造。
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位穿木屐的名人是孔子。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当他们来到蔡国的时候,孔子同弟子们一起找到一家旅店,把木屐脱下来,放在房门口便安寝了。第二天一早,孔子发现自己的一只木屐不见了,但弟子们的木屐却仍摆在原处。原来,孔子身材高大,他的木屐足足有一尺四寸长,“与凡人屐异”。盗贼认为这木屐一定值钱,就趁夜晚悄悄偷走了。后来,孔子的这只木屐几经辗转,流传了八百多年之后,成了晋惠帝的“武库三宝”之一。不幸的是,在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突然失火,“孔子屐”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到了唐代,木屐更是被广泛应用。李白曾在很多诗句中提到木屐,如《浣纱石上女》一诗中提到的“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提到的“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可以说是一双在制鞋史上赫赫有名的木屐。相传,谢公屐是南北朝时期“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发明的一种登山专用木鞋。谢灵运性喜山水,自然少不了游历名山。这种木屐十分灵活,鞋底安有两个活动木齿,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就能在登山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达到如履平地的效果。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从现有史料看,木屐在隋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可能性较大。隋朝建立后,日本派遣数批遣隋使学习中国的文化礼仪制度,隋炀帝也将中国服饰系统性赐予日本,还委派大臣裴清出访日本,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推动了包括木屐等在内的中华服饰推广至日本。在明代李言恭所著《日本考》中,日本已经有了漆制的木屐:“上古,足多跣,首无冠。中古及今,皆设其履,名曰法吉木那。形如履,漆其上,面系其足。”在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法吉木那”与中国木屐非常相似:漆身,说明为木质;面系其足,说明其造型也是在鞋面上系带;而其名字本身,很有可能就是“木屐”的转音。
古老而又实用的凉鞋,经过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平底鞋到现在的坡跟、高跟等各种款式,既保留了古典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夏季时尚单品。
三国时期的漆木屐,安徽省马鞍山朱然墓出土。
史海拾零
爱编草鞋的刘备
提起三国英雄刘备发迹前的生活经历,总绕不开“当街卖履”这一段。《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云:“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刘备父亲早亡,小时候不得不和母亲贩卖草鞋、编织竹席为生。
后来,刘备拜大儒卢植为师。卢植问刘备:“汝可有鸿鹄之愿?”刘备欣喜地问:“先生可有指教?”卢植闭起双眼说:“汝心大,孝不足,日后多编草鞋,达成一万,可成事也。”刘备听后仔细思考,认为老师让自己编草鞋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母亲当年的辛苦,要重视孝道。于是,刘备在起事后依然坚持在空暇时编草鞋,久而久之,编草鞋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
当时虽然有许多人对于刘备爱编草鞋表示不解,甚至是鄙夷,但是一些英雄好汉却看重刘备的肝胆孝心,愿意追随其左右。在群雄并起的大背景下,爱编草鞋的刘备独树一帜。这种忠孝的人格获得了更多将领和百姓的支持,也为后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