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才不该是“冷馍馍”
昨日,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们首次以列席的身份走入会场。“这次全会特别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名人列席这个做法本身体现的正是对文化的尊重。”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说。在听了会议后,这些文化名人关心哪些重点议题?又有哪些建议?本报采访了刘斯奋、许钦松、吕雷、黄天骥、孙周等列席会议的文化名人。
甘于寂寞的人不应成配角
“汪书记说,不要把文化人才不当人才,这句话无疑给了文化界最大的鼓舞。”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认为,以前科技人才、经济人才的地位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对的,文化人才却成了“冷馍馍”,缺乏应有的关注。对于汪洋的这句话,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吕雷也拍手称快:“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人才是文化工作的源头,因此应格外重视文化人才的职业培训,培养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人才。”
人才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文化来说,更是如此。广东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个问题追问了很多年,吕雷对于广东作家的剖析也许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比起外省的作家,广东作家不够刻苦。广东无疑是一个诱惑很多的地方,即使作家很有才华,往往注意力也不集中在一个点上。天天开研讨会,即使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比不上人家潜心写作的。”吕雷认为,要培养出真正的文化人才,需要特别重视那些甘于坐冷板凳、甘于寂寞的人,不要认为到处露脸的人才是“真人才”。营造出一种钻研艺术的氛围,才能真正出大师、出精品。
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认为,文化强省建设提出提升现代公民文化素质,非常关键。“我认为,向公众推广和普及美育教育是非常好的办法和途径。”许钦松说,国外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18岁之前不进美术馆,18岁之后也肯定不会进。他认为,逛美术馆、博物馆,应当在中小学阶段就成为广东人的“必修课”。
广东文化产业不能“拿来主义”
如果说过去文化产业只是文化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然选择的话,那么如今,文化产业已变成了广东经济的战略要地。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从未被推至如此高的地位。“很多文化人推崇精英文化看不起文化产业,这个观念已经落后过时了。”作家刘斯奋说,文化产业通过批量的推广和新的科技手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的成果。他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丝袜只能英国女王才能穿,但工业化的发展让普通人也能穿上这种“奢侈品”。
广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毗邻港澳、交流中西让文化产业的新鲜资讯和技术可以迅速到达,在文化产业方面有先发优势。这本是广东一向引以为傲的强项,但导演孙周却提出,这种便捷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可以很快吸纳港澳和国外的技术,所以广东拿来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自主品牌创新是弱项。”孙周认为,目前广东文化产业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照搬港澳或者国外的新经验,目光不够长远。
“汪书记今天也不无遗憾地提到,以前一家很大的动漫公司曾经想落户广州,但当时广州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富矿,杭州争取到了,结果现在杭州变成了中国动漫业最强大的地方。”孙周说,广州错过了一次机会,但如果不扭转这种“短视”的观念,尽早培育自主的文化产品打入市场,结局可能永远不会改变。
“广东应该有条件去吸引更多的人才,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孙周特别提到他在美国的一次难忘经历。美国的任何一个州、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电影办公室,哪怕只有一个人办公。他们的职责就是了解所有过境的做电影的人,向他们推介自己的城市,邀请导演们来拍电影。“他们会提到,自己有哪些出口退税政策,电影棚大小,可使用的群众演员人数,甚至连政府可以补贴多少用电量都清清楚楚。”孙周说,虽然这有些“王婆卖瓜”的嫌疑,但其效果却是极好,可供广东借鉴。(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