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业之路 > 铜梁:返乡农民工养乌鱼年赚200万

铜梁:返乡农民工养乌鱼年赚200万

2012-02-15 11:08:01 来源:重庆日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创业之路】 关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这段时间的生意特别好,每天要卖1万多斤!”近日,记者在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采访乌鱼养殖大户周运明时,只听到买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他笑呵呵地说:养乌鱼简直就是养“乌金”,这一年下来,大概赚了200万元。

  瞄准商机 说干就干

  现年29岁的周运明,16岁初中毕业后就到广州中山打工,先是在一制衣厂当工人,22岁时自己办起了一家小型制衣厂,效益最好时一年能赚四五十万元。

  在他厂区附近,有一家大型乌鱼养殖场。下班之余,他常到乌鱼养殖场观看养鱼,时间一久,与老板成了朋友。他了解到,乌鱼的亩产量近2万斤,是四大家鱼的10倍,每斤售价在12元左右,是四大家鱼的两倍左右。更重要的是,重庆、四川两地的乌鱼养殖基本为零,每年至少要从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引进2000万斤。

  “这是一条发财的门路!”2007年,周运明叫远在老家的父亲挖了两个鱼塘,运回一批乌鱼苗,尝试养殖。但这次并未取得成功:一是乌鱼是肉食动物,大鱼吃小鱼,吃掉了一部分;二是乌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下雨涨水时逃逸了一部分。最后,两个鱼塘仅收获了少量成鱼。

  2008年,周运明将制衣厂交给姑妈管理,自己回来养鱼。他一口气租下100亩地,改造成鱼塘,决定大干一番。

  面向区县 开拓市场

  周运明借鉴广州的养殖经验,并聘请县里水产专家,很快就解决了乌鱼养殖技术的难题:一是每月筛选一次鱼苗,将大小一致的鱼苗放在同一个鱼塘,实行分类养殖,从而避免了乌鱼自相残杀;二是修建了良好的给排水设施,避免鱼塘大雨涨水造成鱼苗逃逸。2009年,周运明养殖乌鱼成功,收获成鱼50万斤。

  产量有了,但销售却成了问题。过去,重庆市场上销售的乌鱼,基本上都由外地批发至主城一级批发市场,再批发至各区县市场,中间环节多、销售成本高,若仍按照这一方式进行销售,跟外地鱼相比,便没有多少价格优势。

  为此,周运明瞄准周边区县,开始自己开拓市场。目前,周运明已与重庆铜梁、合川、大足、潼南和四川遂宁、安岳、乐至等7个区县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中间环节的减少,使其每斤乌鱼的纯利润达到2至3元,去年,他的100亩鱼塘共产鱼100万斤左右,纯利润达200多万元。

  建成基地 带动乡亲

  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周运明的乌鱼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此,他采取统一提供鱼苗、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组织销售的方式,带动周边乡亲发展乌鱼养殖。目前,少云镇已发展起乌鱼养殖基地470亩,年产量近500万斤,成为川渝两地最大的乌鱼养殖基地。

  周运明告诉记者,他现在正着手解决另外两个技术难题。一是鱼苗孵化。目前他们所用鱼苗全部从广州购进,路上损耗巨大,他准备着手引进种苗繁殖技术,自办种苗繁殖场,解决自己及周边养殖户的鱼苗供应问题。二是引进大棚乌鱼养殖技术。因乌鱼的生长速度与水温、日照量密切相关,目前铜梁的乌鱼单产量仅相当于广州的一半左右。

  他认为,要是解决了以上两个技术问题,他与周边乡亲们的乌鱼产业就会做得更大更强。

  新闻链接

  乌鱼又称乌鳢鱼、黑鱼(北方和华东地区)、财鱼(湖北、湖南)、生鱼(广东、香港地区)、乌棒(西南地区)等,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其它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乌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它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乌鱼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营养全面、肉味鲜美。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