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小鞋子》
【-鞋情话意】《小鞋子》是一部很简单的伊朗电影,没有高超的电影特技,没有复杂的剧情,但是却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它又名《天堂的孩子》,主人公是一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兄妹,阿里和萨拉。电影在1998年上映,那时候我们和他们一般大,可是经历却是没有相似处。
阿里去给妹妹萨拉补鞋,可是不小心把妹妹仅有的一双鞋子弄丢了。为此,他们俩只能共享阿里的一双球鞋。每天萨拉穿着阿里的不合脚的球鞋先去上课,然后又跑着回去,在小巷里跟阿里的拖鞋换回去。这个场景没有语言、只有动作,阿里又急匆匆地跑去学校上课。为此,阿里经常迟到,面临被遣送回家的威胁。
电影用一种平淡的口吻叙述,整个画面充满温情,即使贫穷,但是除了他们的吃穿住行简陋,其他,却是富有的。
故事里,萨拉放学回去的路上鞋子掉进了沟渠里,她紧跟着鞋子沿着水道跑。而这时候的我,也跟着她在跑,仿佛自己就是萨拉,想抓住那只在水中上下浮动,往前漂动的白色球鞋,心中想着阿里还在小巷里焦急地等着。
故事里,阿里父亲的自行车刹车失灵,在那条长长的下坡路上,阿里和父亲在失去控制的自行车上快速地下滑。阿里惊恐的表情,还有父亲紧张的面目。其实,故事外的我,又怎会平静呢?这种无法自我掌控的的情境,是最无奈的,也是最揪心的。可以听感受到自己心跳加速的砰砰声。停止吧,祈祷车子可以瞬间地停止了……
幸运的是,他们并无大碍。
故事里的他们,好像离我很近很近。这不是一部博取同情的片子,而是以人的善意,引人思考。
萨拉丢失的那双鞋子,出现在另一位小女孩的脚上。但当萨拉和阿里看到这位小女孩的父亲是位盲人,他们就放弃了拿回鞋子的念头,甚至,萨拉湿了眼眶。无独有偶,那位小女孩捡到阿里送给萨拉的笔,也还给了萨拉。那个镜头里,两个女孩的笑靥,是人性善良最直接的写真。
我想,在他们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不知道“贫穷”这个词,他们更不知道自己身处“贫穷”的环境,他们只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自小如此,和别人不同的,也许就是自己的鞋子。阿里为了妹妹的鞋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五公里长跑,因为季军的奖品就是一双球鞋,只有季军,才有球鞋。
阿里跑了很久很久,跑离了大队伍,沿着公路,路过树林,路过湖泊,能想象一个八岁小男孩跑五公里吗?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浮现他对妹妹的承诺,他要为她赢得那双球鞋,这也是他不断往前的动力。为了得季军,他故意跑慢,可是最后,在体力不支的最后,甚至迷迷糊糊的精神状态,阿里得了冠军。阿里失落的表情,和周围他老师的兴奋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只有我们这些局外人,能体会这个男孩的心酸。
美好的是,父亲买了新鞋,送给阿里和萨拉。
美丽的是,结尾,阿里的双脚浸在水池里,被小金鱼们环绕……
很佩服这样的一部电影制作团队,他们并没有为了烘托主人公的善良,而去描绘他们周围其他人的恶意,反而是表现他身边更多的善意。正如《天堂的孩子》这个名字一样,这群孩子就像住在天堂里一样,真心真意真诚,有着天堂般的美好。
而我们的成长,应该也像他们一样,向往天堂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