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元鞋匠生死关头果断掉头创渠道品牌
【中国鞋网-品牌动态】2010年初,在内外交困环境下,宝元鞋厂于三乡成立了内销公司,注册“宝元鞋匠”品牌。宝元鞋厂选择的模式,并非简单的自创品牌路线,而是利用自身优势走“渠道品牌”路线,在鞋企打开连锁超市般的渠道品牌局面,开创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应对危机环境的新模式。
生死关头果断“掉头”
宝元鞋厂是台湾宝成国际集团于广东中山三乡镇成立的制造企业,经多年打拼,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鞋城,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鞋技术,造出世界顶级的鞋品,产量超过2000万双。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中山鞋类出口金额、批次曾呈现双双下降的局面,到2010年,由于欧盟坚持对华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鞋类出口并没有得到显著性恢复,外贸订单仍然是一道艰难的坎。
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山代工鞋业航母企业的宝元,毅然在生死关头选择了“大船掉头”整合旗下鞋类制造资源,自创品牌“宝元鞋匠”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品牌连锁店。品牌成立之初,中山市委副书记邓小兵对此曾高度评价:“推动转型升级,开创自己的品牌,做大内销,是来料加工企业取得更大发展的一个方向。”
创建鞋业“渠道品牌”
为对抗现有代工业务和自创品牌的矛盾,宝元鞋厂选择了一种创新的转型升级之路自建通路,开拓渠道品牌。宝元鞋厂走出的这一步,被视为在人力成本增加、沿海劳动力紧张、制造业基本转移等背景下开展的经营模式创新。
“日用品市场可以有屈臣氏这样的渠道,为什么制造鞋业不能有?”宝元鞋厂副总经理张瑜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更准确地说,我们不是创建"自主品牌",而是一个渠道品牌,或者说是"路通品牌"。”
张瑜洲口中的“渠道品牌”或“路通品牌”,就是指在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使用的中间销售过程中建立品牌渠道,其建立的“宝元鞋匠(FOOTZONE)”便是其中的一个路通品牌载体。
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宝元鞋厂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自创品牌所带来的代工风险,又可以在外贸环境艰难的环境下找到突破口。(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