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分析 > 揭秘中国制造业“危”中也有“机”

揭秘中国制造业“危”中也有“机”

2013-01-07 08:53:22 来源:中国鞋网/解放网(任文娇)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机会与挑战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制造业中心几经变迁。先是从发达的西方国家逐渐转移到东亚,至上世纪70年代,又开始从日本迁徙到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到上世纪90年代,则又从亚洲四小龙转到中国。

  由于最近几年中国的工资水平经历了快速增长,制造业中心的接力棒开始从中国传到成本更低的“东盟七国”,即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手中。

  不久前,日本大和证券资本市场公司出具的一份的报告认为,现在有迹象显示东南亚国家开始超越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中心,这种趋势未来几年还可能会加速,而中国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有可能失去 “世界工厂”的地位。

  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越南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增速都超过了中国,而过去两年,柬埔寨的出口增速也超过了中国。 2000年全球销售的耐克鞋中,有40%产自中国,13%产自越南。但现在,越南制造的耐克鞋比例为41%,中国制造的耐克鞋的比例已经降为32%。

  部分外企在华加开生产线

  不过,与有回迁想法的少数企业相比,更多跨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增加投资。而让很多制造型企业望而生畏的劳动力价格上涨问题,上述福斯公司人士表示:“我们在华的工人规模并不大,所以劳动力的价格上涨对我们压力不大。 ”

  另外,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多达72%的美资企业2011年增加了对华投资;更有约77%的美资企业表示会在2012年将增加对华投资,计划增资幅度超过16%的美资企业达到了37%。

  “逃离中国”是不聪明的做法

  一些在华韩企也选择出走越南、柬埔寨、印度,它们更明显是受迫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压力。

  上海韩国商会副会长朴显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10年前,有很多韩国企业来中国寻找商机,现在只有80%的企业依旧生活得很好,可能它们也经历了行业的转换。起码,这些企业还没有离开中国,他们依旧能从中国这块市场上投资获利。也有20%的企业回流本国,或是选择将工厂迁移至一些东南亚小国,进而规避成本压力。”

  “值得思考的是,向东南亚一些小国迁移的多为广东、山东等地的韩企,从事的是纺织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上海包括周边地区发展的韩企主要从事汽车、微电子产品、钢铁、化工等行业;这部分企业关掉在华工厂回到韩国或者迁往别国的情况不多。这时你就能看到技术含量的重要性了。”朴显淳说。

  朴显淳还表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这种做法是聪明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在这里有很多机会。实际上,劳动力上涨不是只有你在中国市场才会面对的问题,全球的经济形势不好,你到越南、柬埔寨发展以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成本是大家共有的压力,光想着压缩成本并不是聪明的商人。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如果足够用心的话,你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商机。中国的一个问题是产能过剩。企业突出重围的办法不是再去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是应该想办法卖东西。这时就需要企业去做有效的市场营销。”


  迁移生产基地有风险

  资本逐利的这一特性使得企业迁往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厂并不罕见。尤其是近几年全球经济萎靡,不光是跨国企业,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也开始转移战场,将资本放到一些东南亚小国。

  卡斯商学院教授维罗妮卡·海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欧洲, 15年前就有很多企业为了追逐廉价劳动力来到东欧,但是一两年之后就遇到了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当地的法律法规、甚至当地的政局不是很稳定等等。从长远考虑,提升员工技能、提高效率显得更重要。”

  她还提供了这样一个欧盟的案例,有些欧盟成员国有意把公司在某个地方关厂的成本设置得非常高,让很多公司觉得关闭工厂非常不划算。 “比如说,我们研究的一家跨国企业不得不保留在德国的一家工厂,因为要把这家工厂关闭的成本以及要支付的各种费用,要比在其他的欧盟国家设立新厂高很多。而在这方面,政府的决策就发挥了关键作用。”海莉说。

  卡斯商学院首席运营官阿历克斯·弗雷瑟也认为,跨境迁移工厂所带来的实际成本是非常高的,公司在培养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忠诚度等方面都要付出较大代价。尤其是对于强调业绩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跨境设厂很可能会造成一定高技术人才或者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失,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也不能跟进到位,这个代价非常巨大。

  中国制造业应“高低并举”

  众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很难再以10.3%的速度增长了。星展银行首席经济师柯大任认为,这是由于过去三十年,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已变得过度拥挤和污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投资过多会导致投资效率下降。柯大任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东部沿海省市变得拥挤,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放缓。自2000年以来,中国实际地域性增长与设想的一致。从2003年开始,东部增长明显减缓,中部省份则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而西部则是在加速。

  不过,中国希望保持过去20年的快速增长,可能性其实要比市场想象的更乐观。只是,发展的接力棒必须要交给内陆欠发达省市,基础建设投资效率低等问题须获重视。

  资深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中国必须借全球产业转移契机,在中端制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嵌入全球产业链中,这是未来中国制造的生路。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主任陶文钊对记者说: “中国制造业首先要在高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能够拥有一些高科技核心技术。其他低端制造业,比如服装、纺织、玩具、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好好发展。以往中国生产的瓷器曾经发生过铅含量超标的情况,玩具也有含铅量、甲醛、塑化剂超标的情况发生。这部分产品要在质量标准和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才能赢得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是 “高低并举”,低端制造业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容易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但同时,也必须发展高端制造业,否则,仅限于低端就是重复过去的老路。而要 “高低并举”,需要在很多领域进行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未来。因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并不是将工厂建起来那么简单,它需要一系列环境的配套。(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