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安全:中暑,提前打预防针
【中国鞋网-伤病防治】冬天谈了失温的话题,现在春天到了,转眼就要进入夏季,该谈谈中暑的问题了。希望这个帖子可以作为“安全知识”的预防针。
高温疾病症状
人体正常工作的温度为37度,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身体因为无法及时排热而引起的问题,有轻微的,也有致命的。轻度的有热昏厥,热衰竭,重度的为中暑,几分钟内可以导致死亡。(一般人把热衰竭误称之为中暑,不知道中暑是致命的。)
身体必需随时随地和周围环境交换热,使体内不积累或损失热。运动产生热或环境超过37度的时候,皮肤会开始排汗,皮肤血管会扩张。如果持续排汗又不及时补水,血液量会下降。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大脑会骤然供血不足,导致突然晕厥。病人开始的时候会感到头晕,心跳加速,有可能恶心、头疼、呕吐,也有可能肌肉痉挛。晕厥的病人,体温基本还正常。更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热衰竭症状:此时病人体温上升至39或40度(肛内温度),大量出汗,恶心、头疼、呕吐症状更严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肤微凉,有大量汗液。
如果问题未及时发现(很多驴友能吃苦,能抗),轻度的热衰竭可以很快的恶化成中暑。主要症状为糊涂,不讲理(大脑严重缺血缺氧);接着是四肢无法协调,说胡话,最后倒地不省人事。皮肤干、发烫(也有可能留有原来的汗液),多数处于休克状态(即身体重要的器官缺血缺氧)。病人倒地时体温已达40度以上,有可能在42度以上。如果领队有体温计,插入肛门量出这样的体温的话,基本可以断定是中暑。此时病人如果未立刻得到救助,十分钟内可以致残或丧命。相反地,得到及时救助的病人,基本上百分之百可以康复。中暑倒地的病人,和因心脏问题倒地的病人有一共同点:时间就是生命,如果队友不立刻施以援手,就只能等收尸了。
热衰竭和中暑主要症状区别在皮肤:中暑病人皮肤干热,热衰竭病人皮肤微凉有大量汗液。中暑病人基本已严重脱水不能排汗,丧失体温调节机能,核心体温持续上升,必需借助外力才能降温。热晕厥或衰竭病人,则是身体不适应高温,发生明显的生理不适,休息并补充水分后就能恢复了。
驴友自己和队友之间必须随时保持警觉
任何驴友在热天爬山,一发现自己有以上任一症状,必须立刻停止前进,找凉快地方休息。而有热衰竭症状的病人,细心的队友可以察觉,应立刻报告领队,强迫他停止运动,并想办法移到较阴凉处,让他躺下或坐下休息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盐)。注意,不是补充红牛,可以补充运动饮料。如果发现体温继续上升,必须立刻进行“积极”的冷却处理,并拨打120或999。当然,如果有人直接中暑倒地,也必须立刻进行积极的冷却处理,并拨打120或999。
有关“热”的物理
身体和环境之间热的的交换主要有四种形式:1)空气和皮肤之间的“传导”与“对流”,2)身体和环境的互相“辐射”,3)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热”,4)呼吸和汗液的“蒸发”。咱们量化一下,假设人在大太阳下站着不动,身体周围的温度45度左右:这时1)空气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会给身体8瓦的热量;2)环境会辐射给身体109瓦的热量;3)体内代谢会产生90瓦的热量;加起来一共是207瓦的热量。也就是说,4)人体必须通过呼吸和排汗蒸发掉207瓦的热量(3个多60瓦灯泡产生的热量)才能维持稳定的体温。
以前说过1克冰变成水会吸走80卡热量,1克处于沸点100度的水蒸发时可以吸走540卡的热量,37度的水直接蒸发吸走更多的热,580卡。这个蒸发热是救中暑病人最有效的工具,每分钟蒸发掉5克的水能提供202瓦的降温能力。当然要把这些水全部用来降低病人体温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会被用来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
如何进行积极的冷却处理
()是尽可能把病人放置在阴凉处,双脚垫高,并注意保持昏迷的病人呼吸道畅通(休克救助,见下图)。
然后把病人衣服脱光,上身、额头盖上薄面料,把面料打湿,使劲扇扇子,借用水分蒸发的力量帮助病人快速降温。能买到冰棍、冰镇饮料的,把它放在塑料袋里后放到脖子、腋下、鼠溪处(见下图)。
找不到水的情况之下,队友可以用自己的尿把面料弄湿。如果有冰冷的溪水,可以不断对病人全身泼水或把病人直接泡在水里。总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病人快速降温。降温成功后,必须继续观察,中暑病人在3、4小时后,体温很有可能重新上升。
热衰竭的病人必须等到太阳下山或较凉快后,慢慢由队友协助下山,队友必须帮他背包。中暑救活的病人最好等医护人员上山来接应,或有人抬着或背着下山,并安排好救护车直接在公路上接应。
注:有条件的情况下(手机或对讲机畅通时),急救应该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操作。
补充
1.任何急救只能尽力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但不能保证结果,因为发现情况时病人可能已经在死亡的不归路上了。所以不能说:“如果当时队友救助方法更好,小倩就没事了。”我不探讨急救的道德或法律问题。
2. 三九的材料有些值得商榷。
首先请看这段话:“把患者移到清凉的地方,平卧,给他降温(可以脱去患者一些衣物,用湿毛巾或冰给他抹身,扇凉等,但小心别反令患者冷病了)。若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
表面上这段话看起来好像都对,仔细推敲,不难看出一些问题:
A. “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这种话出现在急救方法里会给人错误的印象,误以为这些传统做法可以有效的救“中暑” 病人,这是大错特错的!错误的原因或许可以理解。过去的人(包括多数现代人)管所有的热疾病都叫中暑,但现代医学定义的“中暑”指的是,身体重要器官正遭受恶劣攻击,濒临崩溃的情况。传统方法可以缓解轻度热疾病(如热衰竭)引起的不适(热天我也带着十滴水),但在严重的中暑情况里,起不了关键迅速的作用,处理方法里就不应该提了。
B. 至于“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这句话,请问中暑病人的大脑缺血缺氧,器官因核心体温过高不工作,您刺他人中、十宜穴能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吗? 处理中暑第一要务是迅速降低核心器官周围的体温。要快!以小倩情况为例,必须先把她衣服扒光,只剩内裤,躺在防潮垫上。撕开她的内衣,单层平铺在上身,用水打湿(当时他们有全队约有40升的水,绝对足够),其他身体裸露部位不断的用湿巾擦试并按摩(促进凉血往身体核心部位流),另外使劲扇风。此时队友心里都应一心想着,这样的水分蒸发速度能帮她排掉多少热量,那么扇风的人就会加大劲,负责她面料和皮肤湿润的人也会保证湿润。这就是她能得到最要好的救助了。
C. 关于另外一句话“这时患者的血压会急升”:其实中暑病人血压有过高的,也有过低的,不都是过高的。另外,平常就有高血压的病人比较容易中暑。
3. 小倩事故给我的联想是:
A. 户外安全知识不够普及。(因此我参加活动的时候,一般会注意身边的一些队友有无异样。)
B. 大家都知道户外要注意补水,但经常会因为放背包里不好拿(特别是冬天里只愿意喝热水的驴友),又怕掉队,只好忍渴前进。领队最好能多提供喝水休息次数,并确定每位队友都喝了水。
C. 赶路给驴友很大的压力。大家常劝说要参加强度适合自己的活动,但实际上一个队里难免有一些较弱的驴。他们又都不好意思拖累大家,逼着自己赶路。如果领队在行进中或集体休息时主动了解一下全体队友的身体情况,可能会及时发现体力透支的队友,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
D. 去沙漠一定要准备好地图,指北针,并事先了解营地的经纬度,有GPS的也带上。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怕走丢的压力很大,就必须紧跟着队伍,体力透支也顾不上了。我去年去库布齐,远远的跟着前队几个小伙子(估计他们有GPS),走了一个多钟头后,他们消失了。可我有指北针和地图,嘿嘿,我慢悠悠的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最后比他们稍晚走到公路边休息等大队。(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户外运动时抽筋的原因和处理
- 下一篇:户外运动常见病怎么防治
- 奥康侯明昊、丞磊的理想型穿搭(内含福利)
- 奥康杜超 |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 361°发布四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零售额同比录得10%正增长
- 安踏集团旗下品牌2024年业绩均实现正增长
- 奥康必入!暖暖靴打开过冬新思路
- 奥康2025,我想对自己说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