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品牌和渠道建设缺一不可 皮革业在变革中求发展
【中国鞋网-节能环保】2013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皮革主体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1682.7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777.8亿元,同比增长13.4%;出口829.3亿美元,同比增长9%。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革企业生产轻革5.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7%;规模以上毛皮服装产量465万件,同比下降2.22%;规模以上皮革服装产量达6230万件,同比增长7%;皮鞋产量49.3亿双,同比增长2.6%。
这是上月底中国中国皮革协会在北京发布的2013年我国皮革主体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提供的一组数字。对这组看上去还不错的成绩,中国皮革协会给出的综合评价是稳中显忧,并强调指出,今年,受国内各生产要素特别是用工成本仍将持续提升、节能减排问题突出、国际竞争面临严峻挑战等因素的影响,皮革行业急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实力,确保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多重挑战考验行业发展力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皮革生产大国,产量、出口量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技术水平也不断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皮革行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环保和品牌建设上。”近日,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就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陈占光解释说,我国皮革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环保挑战,来自今年3月1日起由环保部颁布实施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对重点区域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据介绍,目前,我国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产生废水1.6亿吨、COD约40.4万吨、氨氮1.6万吨、总铬(三价铬)1280吨。该标准实施后,预计行业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降至11800吨、2380吨,比2010年排放量分别减少57.2%、67.4%。新标准要求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增加环保投入,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加大清洁生产力度。这对行业内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相当多企业会因此退出市场。
在品牌建设方面,陈占光认为,皮革行业这些年来也颇有成就,在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但缺乏有影响力、附加值高的国际品牌,是皮革业在由大到强及产业升级路上一直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皮革及制鞋研究院高级顾问严怀道认为,目前,我国皮革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的棘手问题,是电子商务对产业商业模式的冲击。他以制鞋业为例说,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以便宜、便捷的优势,对鞋企传统营销渠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再加上目前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品库存增多,不少企业不得不压缩和关闭传统门店。
严怀道的这一观点,在百丽、千百度、星期六、达芙妮这4家上市鞋企今年一季度相继发布的2013年度财务报告中得以应证。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因为电子商务分流了大批顾客,以百货店为主营渠道的这4家企业业绩不容乐观,而且今年的市场仍逞低迷之态。
应对压力开启变革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了应对行业发展的压力和难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先后启动了变革步伐。
据陈占光介绍,在品牌建设和推进环保生产方面,早在20年前,中国皮革协会就以真皮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引导企业生产天然、优质产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2003年,又推出了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在皮革业上游制革环节强化企业环保意识,赋予产品诚信、时尚内涵。2013年,为了推动皮革业全面转型升级,又成立了真皮标志与生态皮革合作联盟,鼓励上下游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向市场推出质量好、环保、附加值高的产品。今年3月25日,中国皮革协会在北京举办了以“齐参与、促提升”为主题的真皮标志与生态皮革合作联盟论坛,与会各方围绕行业发展问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之道。
“生态皮革企业和真皮标志企业是皮革业优秀群体的代表,在产品品质、设计、市场拓展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目前,它们之间的合作并不是特别密切。我们希望通过合作联盟这一平台,增强双方互信,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实现双赢,这将对促进产业提升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陈占光强调指出。
那些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也开始了积极的行动。它们除了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环保投入等方面下功夫外,还主动应对新渠道的挑战,比如以百丽、星期六、达芙妮等为代表的鞋企,纷纷调整渠道战略,进军电子商务,开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场布局。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让本地已形成产业优势的产品更具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也开始了主动转型。湖南省邵东县是我国箱包产业集聚区,年销售额达60.70亿元,其中,学生书包约占全国市场的7成。
邵东县政府办主任唐干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邵东县政府针对本地箱包业产业规模很大但企业规模很小、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缺乏高端品等瓶颈问题,并结合企业也有做大做强愿望的实际,主动出击,谋划产业升级。一方面,邀请专家深入实地调研,撰写产业发展报告;另一方面,以中国皮革协会去年授予邵东中国箱包生产基地为契机,重新规划产业园区,决定用两年时间建设以皮具销售为主、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检测和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富亿商业广场,同时引导当地10家企业组建了湖南东开皮具集团,力争在品牌和质量提升以及高档产品研发上实现新突破。
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除了行业和企业正在积极践行的行动外,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皮革行业转型升级之路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严怀道就建议制鞋业在研发生产安全、舒适、环保、功能性强的产品上下功夫,切忌概念炒概念,促进产业升级。他同时还建议企业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目前,市场上以多品牌发展的企业,在降低经营风险方面比独立品牌要好许多。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刘茂松在参与了邵东县箱包产业调研后认为,目前,我国皮革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价值上不去。他建议皮革企业应围绕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走产业升级之路。生产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多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女性消费者为例,她们对箱包的需求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时尚理解和追求的深入,她们对箱包的更新速度在加快,并看重在不同场合或穿着不同服装时背不同的包。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刘显奎针对制鞋业特别指出,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鞋企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鞋子变得更轻、更保暖、更环保、更安全。同时,从重产量、重外观转变为重品质、重个性,更加重视产品的细分和专业化程度。目前,晋江制鞋业已着手开发生产户外鞋和童鞋,值得同行借鉴和学习。(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
- 上一篇:水头制革业证明:治污和发展可以齐头并进
- 下一篇: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从以下二十条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