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堂而皇之地上演 抄袭鞋设计泛滥成灾
【中国鞋网-滚动快讯】对于女人来说,夏天的独特魅力除了在于可以衣裙飞舞,还在于足间的赏心悦目。不过今年夏天,于女性消费者而言,买到一双心意的鞋子显得好难。笔者在一家大型Shopping Mall的一层浏览数遍,最大的感触却是各个鞋子品牌单品的“鱼龙混杂”。
这种“鱼龙混杂”不在于同一家商场不同品牌鞋子质量上的参差不齐,这尚属正常,毕竟成本投入、目标受众各有定位,困扰在于同一品牌的各款单品,竟很难传达一个统一的设计风格,更糟糕和令人费解的,是一些国内鞋子品牌在设计细节上“明目张胆”地抄袭:去年某意大利品牌的一款坡跟凉鞋,因为鞋跟上巧妙的凹陷设计,以及高达千元以上的零售价格,显得格外卓尔不群。到了今年夏天,这种细节的雷同设计,竟在数家国内品牌的鞋架上“俯拾皆是”。
首先一点,对每一季鞋子的外观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产权,设计本身凝结了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新,是智力劳动者劳动的成果,本应享受到被保护的权益。而对这种抄袭现象的司空见惯,客观上纵容了鞋企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放行了不当得利,不利于培养鼓励创新的商业生态,更会阻滞中国鞋业整体产业升级,难于适应国际竞争。
“拿来主义”堂而皇之地上演,原创者和抄袭者在同一家商场里“和谐共存”。或许这已经是这个快消品行业的一条“潜规则”,但这显然低估了女性消费者的直觉,在看到抄袭品的一瞬间,对这一品牌的反感和否定很难不顷刻间汹涌起来。这种来自消费者的反感应该不是抄袭者想要看到的,又或许这样做的国内鞋企已经不在乎那么多、那么长远了。然而,国内鞋企完成由低端加工到自主设计的产业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取巧抄袭的鞋企一定将是竞争中最早被淘汰的一批。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产鞋国,在世界年产量150亿双鞋子中,中国的份额占到100亿双,在如此产量的背后,却鲜有高端品牌设计。
除了中国市场上大量鞋企之间产生竞争,中国制鞋企业作为一个群体,也在与争夺欧洲等国际市场的印度、印尼、越南鞋企展开竞争。在这场长期而惨烈的竞争中,停滞就是一种倒退。目前,葡萄牙、西班牙鞋企已经在加速升级产品设计。
其次,在目前一个鼓励创新、维护知识产权的商业环境还没有充分到来,游戏规则、市场环境短期内无法发生质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已经对鞋子的品牌辨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品牌的辨识度更多是通过外观设计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消费者对外观设计的认同是建立消费依赖的第一步。这一点对于鞋子这种快消品而言,尤其如此。鞋企如不主动调整,将很难适应这一来自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
在同一家Shopping Mall里,一家有着120年历史的捷克鞋子品牌吸引了笔者的主意。这一品牌的鞋子看起来“其貌不扬”,皮子质地、朴实的着色,不花俏,不跟风。在挑选之中,笔者对三双中意的鞋子纠结了好久,因为它们都出奇一致得难于打理,不过,难于打理的原因又各不相同:一双鞋跟是丝绒材质最为精贵不能着水,一双需要使用这一品牌自己生产的鞋蜡,而另一双不能打油,只能使用防水喷雾。然而仔细想来,三种不同情况的“难于打理”背后,有着一致的东西:它们都在追求商品细节品质的同时,注意保持每一款鞋子独特的差异。
这种追求形成了品牌的统一内涵,独特的辨识度,无疑是这个品牌能够生存120年的深层原因。敏锐的女性消费者可以体会到鞋子背后设计者的匠心之处,每一双鞋子都像一个生命体,在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消费者对一款鞋子的认同过程,更多的是对设计师的认同过程,也是对品牌认同的过程。这种百年延续不变的品牌辨识度如同一种“隐性专利”,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恐怕是急功近利的鞋企们难以抄袭的。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强调消费的贡献率,而中国家庭与日俱增的购买力所找寻的出口,是高品质、高辨识度的商品。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称,在11个被调研的亚洲国家中,中国家庭的负债排名处于第四低的位置,而中国的薪酬增速已经超过房价增长,统计显示城市和乡村的平均收入在2013年有10%至12%的正增长。有分析称,中国消费者平均每人每年消费鞋子仅2.5双,远低于美国消费者每人每年7.5双的消费水平,中国鞋子消费市场存在很大潜力。
于是,面对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来自国际同类竞争对手的加速升级,聪明的鞋企唯有推崇独立设计,主动力促转型升级,才是正解。(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