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消费飙升折射境内消费力扭曲
【中国鞋网-消费市场】逢年过节,人们有余钱出境旅游 ,增长见识、了解世界,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排浪式出境游过热,特别是以购物为目的的出境游过热,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反映境内消费的畸形、供求关系的扭曲。旅游消费是产业链长、带动就业多、对经济转型有潜在影响的经济活动。境外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高烧不退,说明我国内地居民潜在购买力旺盛,如何把这股强劲的消费力留在境内,不是个可以忽视的问题。
周即将来到,不少媒体又报道一些旅行社出境旅游名额已报满,内地游客出境游热情飙升,致使热门线路的航空和酒店变得更加紧俏,北京 、上海飞往各地的机票在春节期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最高涨幅超过一倍。多种迹象或信息均表明,今年春节境外旅游将会再现“井喷”现象,国人又将涌出境外旅游购物。
据携程旅游1月14日发布的《2015中国人春节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有七成内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方式度过羊年春节,境外游意愿首次超过境内游,出境客源地正从一线城市与沿海地区向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转移,今年春节将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出境过年旅游潮。有人这样评价:中国的黄金周绝对不止是国人的节日,也是很多国家的节日,因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消费国。
当前,中国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社会转型,希望依靠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而境外消费高烧不退和奢侈品消费高速增长的背后,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中国内地居民购买力的强盛,另一方面表明居民并不缺乏消费能力,缺乏的是如何把这强劲的消费能力留在境内。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成为当务之急,经济可持续发展仍需依靠消费的支撑。我们除了关注国内消费外,还要研究富裕起来的中国内地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使境外消费转变为境内消费。如果我们的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能达到或接近境外水平,相信多数消费者购物是不会选择“舍近求远”的。
在当前消费需求仍存在不足的形势下,要想方设法把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境内充分释放出来,让富人的钱为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把居民的购买力留在境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最可行的是应该继续加大税制改革力度,降低奢侈品税和消费税,提高促进内需消费的软硬件环境。同时,企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使百姓更愿意把钱都花在境内。
近几年境外旅游购物快速增长
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3年国内旅游人数32.6亿人次,收入26276.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15.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4年中国旅游业实现了平稳增长。预计国内旅游3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入境旅游1.28亿人次,下降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1%。从增速看,出境游明显好于境内游。出境旅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出境规模大,增速加快。据统计,2013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因公出境人数621.6万人次,增长1.5%;因私出境人数9196.9万人次,增长19.4%。出境首站按人数排序,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韩国 、泰国 、中国台湾、美国 、日本 、越南 、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
《2014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的意愿仍在上升,预计2014年全年出境旅游人数会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8%以上,出境旅游支出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出境游增长迅猛。2013年,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33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组织出国游2085.6万人次,增长30.4%;组织港澳游988.6万人次,增长3.4%;组织台湾游281.6万人次,增长2.0%。
3. 境外购买奢侈品比重最高。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中国人的旅游支出为全球最高,2012年出境游期间花费达到1020亿美元。在跨境消费中,奢侈品消费占比最多。
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面临诸多压力,但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仍达到创纪录的2170亿美元,全年增长率11%。其中,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过去五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1%,未来5年预计每年平均增长率可达15%。预计2014年出境旅游花费14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8%以上。
4。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带来境外旅游消费热潮。过去十年来,中等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大大增强,其发展速度惊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旅游、汽车、通讯等成为消费新热点。他们如何花钱、如何穿戴、住在何处、吃些什么、怎样教育孩子以及作出的众多其他选择,为其他消费者作出了示范效应。
这一群体主要关注消费的质量,消费方式个性化和现代化,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成为消费的重点和热点,高档商品、进口商品、奢侈品已经成为经常性消费内容,而境外消费较好地满足了这一群体的需求。
5。内地游客出境游热情将继续飙升。据携程旅游2015年1月14日发布的《2015中国人春节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有七成内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方式度过羊年春节,境外游意愿首次超过境内游。预计今年春节将现史上最大规模出境过年旅游潮。
内地游客出境游热情飙升,致使一些热门线路的航空和酒店变得更加紧俏。北京、上海飞往各地的机票在春节期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最高涨幅超过一倍。在目的地选择方面,有40%客户倾向于境外旅游,37%客户偏好境内旅游,出境游的比例首次超过境内游,女性客户则偏爱境外旅游。
多种因素吸引境外旅游消费热潮
应该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想方设法,出台了刺激消费的一系列举措,境内消费环境趋于完善,绝大多数商品的质量、品种、价格与境外同类产品几乎相差无几,但仍然吸引不了我国中高收入者的青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深层次的。
1。有序发展的政策,为出境旅游消费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法》对市场与产业的良性促进,为出境旅游提供了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出境旅游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正成为中高收入阶层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境外购物环境日趋完善。据了解,目前银联卡可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 、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德国 、意大利 、美国、埃及等国家或地区取现或消费,形成了境外购物如同在国内方便。
2。人民币加速升值,使境外旅游购物变得更为便宜。据统计,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幅度已超过34%,对欧元累积升值超过20%。人民币加快升值使外出旅游购物的成本降低,意味着用同样多的外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或服务,可以到更多的城市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人走出国门旅游,增加了境外的消费。
3。签证放宽使中国居民出境旅游越来越便利。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中高收入群体正在成为全球服务业的主要目标。为吸引这部分人的投资和旅游消费,一些国家陆续放宽了签证,并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与近90个国家缔结了各类互免签证协定,与39个国家签订了53个简化签证手续协定。2014年APEC会议后,美国也对中国公民签证放宽了限度,另有37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待遇,还有一批国家和地区签证费不超300元。可见,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越来越便利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境游”已成为现实。
4。高收入群体扩大,且购买力已接近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现阶段境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中,大部分是中高收入阶层,这部分区民消费能力十分强劲,追求世界名牌,追求消费新潮,对奢侈品消费意识不断提升。高收入群体更多地关注旅游休闲娱乐、高科技产品、信息产品、教育等,多倾向时尚化、个性化高档产品。这部分群体对新创造和富有个性化的特色产品认可、接受程度很高,是引领高端产品的生产、不断带来新的消费潮流的主力。
5。境内同类商品价格高于境外,在境外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据反映,境外许多同样的商品在境外比境内还便宜。如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境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大。
造成价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年来中国对进口奢侈品实行了高额关税,个别商品还需加征特别消费税,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加之境内消费税和境外退税的存在,造成了同样的商品在中国内地的价格远高于境外价格的现象。
据了解,除进口关税外,还需海关检测、进店检测等环节,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这使得境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直接导致中国内地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6。国外商品质量可靠放心。产品的正宗和多样化是吸引人们去境外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品牌原产地的信赖促使多数人在境外购买奢侈品时,可以放心买到正宗的世界名牌产品。
7。炫耀性消费。对高收入群体而言,购物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能力消费、消费得起,是体现自己的实力、品位甚至地位,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显富心态,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务实消费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体现生活品质、品牌价值、社会属性等附加价值的商品甚至是奢侈品越来越青睐。高档名牌化妆品、服装、腕表,甚至豪车、游艇、私人飞机,这些曾经一度被认为高不可及的奢侈品,如今已逐渐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而境外市场可较好地满足这部分人的炫耀性消费行为。
8。国内缺少世界级名牌产品。尽管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与欧美相比,仍缺少知名的世界品牌,主要为他人贴牌生产,目前生产的大量商品在境外还是作为“低档货”进入零售终端,难以满足国内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多因素抑制居民境内旅游消费热情
从旅游和消费市场看,尽管经过有关部门多年的整治,消费环境有所转好,仍有一些因素导致居民舍近求远,不断涌向境外旅游和消费。
1。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旅行社承包、挂靠现象普遍,加剧了低价恶性竞争;旅游商品购物点、旅游景点的门票和旅游酒店的住宿费用虚高标价,导游获取回扣问题依然存在。虚高标价,导游和经营点相互勾结,从而获取回扣在旅游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严重影响了旅游形象和旅游服务质量,也不利于自助式的散客旅游的壮大发展。
此外,我国一些旅游城市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四黑”现象。欺客宰客,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海鲜大排档等旅游餐饮点短斤缺两,以及黑团黑车甩客现象等都是游客投诉较多的。
2。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与境外相比,当前我国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依然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定价不规范。买卖双方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景点定价随意;二是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消费活动链条多,一旦出现合同条款不明晰、各项活动安排服务标准和责任界限模糊。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依然存在。
3。商品质量不高仍对正常消费形成“瓶颈”。长期以来,商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居民在吃饱穿暖之余更关心的是怎样吃得更安全,生活得更健康。然而,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对其产品或行业失去信心,导致其需求萎缩,小则让一个企业产品销售受挫,企业破产或倒闭,大则波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对相关行业等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要影响集中在饮食习惯、出行旅游和卫生习惯等三方面:一是减少了外出活动和就餐的次数;二是一些居民减少了去商场购物次数,减少了去公园、影视院等公共场所的次数,相应消费减少,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质量不高直接导致消费外移。近年来,我国网购交易量快速增长,而网络销售食品的质量监管比传统商业难度更大,因为食品进货渠道不明、食品宣传不实、储存运输不规范、食品安全事件追溯难、售后维权难等产生的消费纠纷屡屡出现。
据全国消费者组织受理的消费投诉显示,2014年上半年,商品类投诉为171,610件,占到总投诉量的52.4%。服务类投诉有91837件,占总投诉量的28.0%。在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网络接入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媒体购物、美容美发服务、餐饮服务等,其中餐饮服务投诉同比增长了67.5%。
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市场宰客,事故频发等使一些居民取消了出行计划,对旅游业产生较大影响,并严重影响到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使居民消费安全感进一步降低,导致消费者心有余悸,不敢消费,也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国内消费者有钱不敢消费,或消费不放心,或不敢大胆消费,而只能少消费、不消费,甚至转移到境外消费。
多措并举想方设法留住居民购买力
购买力大量“外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与其为“中国客”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不如深刻反思国内产品与国外的差距所在。当务之急是面对每年数千万游客在境外采购的事实,如何采取措施,创建一个让人们愿意在国内花钱的良好环境。虽然把高档商品消费留在境内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对于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也倒逼国内企业努力开发出世界级名牌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尽快制定适应消费需求的相关政策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正处在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不断加快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富裕阶层对高档商品的需求空间迅速放大。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在拉动外需的同时,兼顾内需,将高收入居民在境外的高消费转化为境内消费,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大有益处。
因此,应适应新的消费变化,尽快调整现有的相关政策。可考虑继续降低有关商品的进口关税,适当降低化妆品等高档商品的进口税率,增加高档商品进口量,将部分境外消费转化为境内购买,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
2. 继续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
扩大消费必须率先打破制约消费的种种“瓶颈”,继续治理流通消费领域的乱象,彻底消除抑制消费的梗阻,真正把不合格的产品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尽快建立一个使居民安心消费和放心消费的环境,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3。努力打造国内名牌产品
作为生产厂家,要考虑如何打造世界高档商品品牌,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形象,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研发设计、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导市场,努力创建世界名牌。同时,要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培育品牌效应等硬件实力。政府要鼓励企业不断走向海外,把中国制造的产品和创新的成果推向海外,让企业在获得海外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赢得国内消费者的信赖。
4。净化旅游市场
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要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