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中国鞋都:谁说晋江萧条了?
晋江人喜欢转到朋友圈的文章,基本是这样的:
《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晋江经验”启示录》,《5分12秒!!今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是晋江的!》……
但北京大多数的媒体,从2016年持续到2018年,对晋江的报道是这样的:
《晋江这几年是怎么了?近60家鞋企倒闭》、《晋江鞋业的膨胀与陨落》、《周杰伦代言过德尔惠已倒下》
……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晋江?
晋江作为中国实体的发源地之一,曾经的辉煌有目共睹,落败也人尽皆知,多年过去后,这片曾经孕育出中国鞋都的沃土,到底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企业大批倒闭,工厂被迫停工,整个街道一片萧条吗,还是像晋江朋友圈那样欣欣向荣?
刀哥遇到了几位在晋江鞋业浸淫多年的朋友,在他们口中,现在的晋江,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是另一番场景。
晋江真相到底是什么?
1
曾经的晋江,
车很多,路很堵!
要说晋江的现状,就不得不提晋江的过去。
2005到2008年,是晋江鞋业最红火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媒体的报道跟晋江人的记忆,是统一的,不过比起媒体宏观的描述,晋江人的记忆,更加琐碎具体。
孙克在晋江鞋业呆了15年,经历过晋江由盛转衰的所有节点。在他记忆里,05年前后,晋江的工厂,太火爆了,基本都要干通宵。
那时,经常是外地的经销商拎着几袋子现金,开着大货车,在厂门口排队。要是碰上品管说:“这批鞋质量不好,得重新做”,旁边经销商一定会抢着说:不用不用,不看质量,我能卖出去。
一到下班的时间点,晋江几条重要街道,肯定都是被堵得水泄不通,开车基本就甭想过去。据说在的厂门口,往往一堵就是一个小时,全是下班工人,忙了一天,他们也要出来消费娱乐。
跟创始人丁水波同村的丁明也记得这一段,他现在也自己开了厂,一边做自己做品牌研发,一边接代工的单子。
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那几年在东北给特步市场开拓的场景。
05年刚大学毕业不久的他,被特步派到东北大区,单枪匹马一年就能做出6、7千万的销售额,到了06年,再加上另外的一个员工共同负责整个东北大区,整体能做1.2亿左右。
“按理说,当时是我们品牌供应商要做拓展,肯定需要跑马圈地,四处跑去开疆扩土,但现实是,我们两个就坐在沈阳市的一个小写字楼里,像齐齐哈尔这种分属黑吉辽地级市的人,不断主动上门找我们,目的就一个:寻求加盟。”1年300多家店,都是主动找上来的。
这还只是一个东北大区,其余地方有多火爆,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特步如此火爆,是、361度、特步、鸿星尔克、贵人鸟等30多个晋江鞋品牌同时火爆!原本一年两次的春秋订货会,都因为供不应求,活生生被改成一年四次。
后来进入安踏工作的吴谓,当时还只是高中生,他就记得当时整个晋江市里车很多,开车出门很容易拥挤,几个主要街道不停的有5星级酒店拔地而起。
从1978年还在靠国家“救济”过活的贫困县,到经济发达、世界闻名的县级市,晋江“逆袭”只用了23年。
与此同时,鞋都之称,不胫而走。犹如开挂一般的发展速度,以及把cctv5变成晋江频道的豪举,也让晋江模式的知名度也迅速传遍了国内外。
估计没几个晋江人能预料到,这样的风光,自从2009年一到,鞋都晋江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2
关店潮下晋江人被批:除了产品,什么都做了!
但晋江人不这样认为
几乎是北京奥运会一结束,晋江鞋业就忙着搞特卖、清库存。没办法,厂子压得货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
相关人士爆料,据传2009年,鸿星尔克压了8亿货,特步是20亿,安踏更多,30亿左右。
当时有个说法是:晋江一年生产的鞋,够全国卖三年!
这么多货,只能便宜卖,为了迅速清仓,晋江的鞋服,打折力度令人发指:
“有一年我妈去买了(某晋江体育品牌的)7件衣服,她说100块钱3件,200块钱7件,不穿了擦地都比抹布便宜,”
这些自救办法,还都是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能选择的,更多的中小型厂子,根本经不起库存过大这样的风浪,老板赔光钱后只能关厂。
相关数据显示:3000家鞋厂,要么自己轰然倒下,要么被其他大厂吃掉,最后只剩1000家左右。很多当时的老板,差一点的,如今被追债的堵得四处跑路,好一点的还能做个滴滴司机。
再后来,金莱克、、德尔惠……近60家晋江品牌,逐渐倒下。
繁盛时,自有人主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落败时,也定有指指点点。晋江鞋业深陷倒闭潮时,外界的批评纷至沓来,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除了产品,他们(晋江人)做了一切!”
这一点,估计很多晋江人,很不服气,丁明就对刀哥说:
晋江生产的产品质量没问题,晋江那些倒下的企业,是倒在自己的品牌梦前面。
、生产研发出来的制鞋技术,晋江人也能搞出来,不过由于我们没有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做出来也没有人买单,只能跟风。
闽南茶文化盛行,而晋江的的企业之间出了纠纷,一般都会通过喝茶坐下来沟通。
晋江人在喝茶时,也会反思这些曾一起喝茶的乡亲,为啥就突然不行了。
他们的说法很直白,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乱,往往是他们给出的第一印象。那时大家开厂赚钱太容易了,随手招人、随手找人是常态,没有人考核技能,从厂长到总监,只要能找到人就开干!
比乱开厂更严重的是,还有乱花钱。
做出规模的企业想上市,就急着花钱打广告,1年好几个亿的广告费,最后把自己烧死了。活下来的反倒是不乱打广告的人。
没有规模的企业想做大,急着四处扩厂招人,货品一积压,卖不出钱开不出工资,只能关厂;
还有人单纯不想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没有想法的瞎搞,最后把自己搞死了。
3
关厂潮后是萧条?
不,晋江人不这样认为
丁明对“晋江萧条”这个说法也不赞同,晋江的确没有2008年前后繁荣,但绝不是萧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讲了5个现象:
库房积压的货品,在国内卖不掉,但可以卖到非洲、东南亚等不发达地区,晋江的鞋子质量没问题,那些地方的人又不在意设计。
毕竟都是实体,品牌倒下了,把厂房租出去的人,也过得很好。更不要说那些仿制N字鞋、斯凯奇鞋的人,一年营收几个亿,过的也挺开心。距离晋江只有半小时高铁车程的莆田鞋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还有人借助互联网,狠赚一笔,就我身边有两个90后,借着拼多多一年也能卖出1、2百万的营业额来。
即使外贸加工有转移外省市、甚至东南亚的迹象,但晋江多年发展下来,在制鞋方面的技术、流水线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大的国外品牌,都必须在晋江有条生产线。
这一点,孙克也表示认同,他前两年刚被外派到安徽建生产线,他说,在外地虽然省了人工成本,但设备、上下游材料运输等成本又上去了,所以晋江在鞋服制造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他两都提及一句话:现在的晋江,虽然还并未回到2008年前后的风光,但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吴谓也说:晋江这几年房价依然增长的很快,比附近的莆田东莞都快。
刀哥点评:
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晋江鞋业还会面临洗牌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及一个问题:拟态环境问题。即人们很容易依据媒体加工后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来解读世界。
如何突破拟态坏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最好办法。
希望更多的晋江创业者发声,让外界看到更真实的晋江,也让外界知道中国实业的发展现状。
不过虽然很欣慰晋江鞋业跑出寒冬,但刀哥还是不得不泼一点冷水:以前,晋江的创业者,能靠仿造名牌赚钱,可随着知识产权管控力度加强,这些企业必将面临新的寒潮。
如果不重视品牌问题,
晋江鞋业还会面临洗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 上一篇:痛点与突围 求解温岭童鞋转型密码
- 下一篇:运动鞋的鞋跟为什么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