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砸6000万开了一家鞋厂

谈到台商在大陆经营的处境,笑称自己是「台商服务工」的张汉文感叹:「突围和转型,似乎是台商的宿命,这两个词不每次大环境一改变就有人提,只是内在意义不同而已。」

譬如东莞曾经号称「小台湾」,但近20年来历经时空的变迁与市场淘汰,不少曾经引领风骚的台商,如今不是另觅他处再战,就是退出江湖。
张汉文说,大陆成本高涨、缺工、环保等问题,长期困扰著包括他在内的台商,加上如今中美要打贸易战,市场变化更加难料,「现在台商一是截留部分盈馀,当作困难时的存粮;胆子大一些的,就是想办法找新项目投资,作为延续企业生命、创造营收的办法。」
张汉文提到:去年9月自己就在与越南接邻的广西崇左砸6千万元人民币(下同)投资新,目前已进入试作阶段。他说:「重新办厂当然辛苦,但若选择到东南亚,风险真的有比较少?大企业可以选择多地投资分散风险,中小企业常常只有『梭哈』一次的机会。」
但对张汉文来说,现在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服务台商朋友。最近一次,是包括有东莞、昆山的台资电镀厂业者请他协助,在内陆找寻重起炉灶的地点。为此,他带著这些台商跑到云南、广西考察寻找机会。
「现在大陆严整环保,但台商认为自己早已提出提升制造工艺、改善环保的措施,却没能得到理解。」他表示自己先前曾引荐这些朋友前去崇左考察,也请大陆官员到台考察台资在环保上的努力,「台商经营很辛苦,大家还是要抱团合作,继续拼下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