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鞋王“跌落神坛” 达芙妮 谁来拯救你?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如期发布了其截至2018年6月30日为止的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达芙妮收入大跌17.3%至22.59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加剧至4.926亿港元。业绩低迷无疑是打击了市场投资者对该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几日前,港交所披露称该集团股东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于8月28日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0.3750港元减持159.8万股。减持后,Wellington Management 的持股数目比例由9.07%降至8.97%。
报告称,年度收入减少主要是因其销售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5.9%所致。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集团门店数3386间,上年同期为4570间,其中上半年净关闭销售点450间,其中核心品牌销售点按年净减少416个至3173个,营业额下跌15.6%至20.805亿港元。
辉煌时期的达芙妮,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大众鞋王”,曾多年位列最受欢迎的。2012年达芙妮管理层曾透露,公司线下店有将近6000家店铺,在中国内地大到北上广深,小到二三线城市的核心商业街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但自从2015年开始,达芙妮的业绩便开始迅速跌落。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该公司的亏损额分别为3.8亿港元,8.38亿港元,7.42亿港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达芙妮 “跌落神坛”主要由四大原因造成:首先是品牌自身的定位跟不上消费人群的消费升级需求,早期发展着力点在于简单粗暴的渠道扩张,产品无法完成迭代更新;其次是受中国百货业发展不佳的影响,百货店并没有基于自己的人群定位去甄选品牌,导致无法将商场销售的信息有效及时地反馈给商家,造成销售终端渠道的效率损失;第三则是人才培养梯队没有升级,缺乏深耕渠道的运营人才;最后,来自互联网、微商等新渠道的崛起也在抢占消费者。
中期报告还显示,截至6月底,上半年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总计录得9.1%的跌幅。
在如此大的亏损压力下,关店成为了达芙妮“自救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17年,达芙妮核心品牌净关店1009间,由4598间锐减至3589间,其中直营店关闭943间,加盟店减少66间。2015年和2016年,该集团已经分别净关店805间和1030间。而最新的2018年中报披露,上半年净关闭销售点450间,预期全年关店规模会与前两年持平。
有业内人士表示,达芙妮并不是没有自救,去年至今,达芙妮先后推出了联名合作潮牌、低调上线修改后的品牌形象、请外援做产品设计、与纽约买手店合作联名、并试水新概念门店转型,但由于实践时间太短,外界很难判断出它们的效果。至于达芙妮何时能触底反弹,唯有交给时间验证。
此外,达芙妮表示,他们在未来将继续进行产品升级以及加大电商渠道的深入布局,以助力集团的业务转型。
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大筠指出,缺少对消费体验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才是传统女鞋巨头遭遇困局的根本原因。未来能否构建商品的精细化管理与差异化的供应能力,才是女鞋企业赢得未来的竞争力关键。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