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从国产运动品牌第一的位子倒下了?国内众说纷纭

其实这点小糖觉得有点争议的,毕竟现在去各大平台去问,国产运动品牌的选择推荐,依旧在第一梯列。、
当然,仅限“国内”运动品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购买asics、和Mizuno等等。走进李宁品牌店,灯光明亮,人口萧条,很让人担心这样的销售量怎么能支持房租水电费等等。

其实不仅李宁一家,其他国内运动品牌实体店都差不多。也许会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喜欢走线上交易,实体店当然就去得少了。可前段时间,小糖在一家大型supermarket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热闹景象。

前些年,李宁的业绩陡然下滑,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业界市场上领军地位也让步给了。众口一致,是因为品牌定位失误的问题。也就是2010年,李宁牌有一次品牌转型,把沿用近十年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改成“make the change”,同时,更换了logo,将主要销售目标转向90后。

然而没多少人买这个账。原本强势的国内二三线市场和70、80后,被这一推拒,情怀受伤,更逐渐被“大众更容易消费的起”的安踏等收揽。而被当做目标的90后在2010年前后,大多没有自我购买能力,消费权在70后手中。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宣传,令人如鲠在喉,或者只说感觉没有抓到点上吧。
尤其是,李宁的价格越定越高了。

虽然价格高,却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漂亮设计,毕竟很多人买运动品牌,并不完全是为了它的运动功能性。
“相差不多的钱,宁愿买N货,不想买A货。”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写照。李宁用价格将自己的定位抬高了,可相当的价位,人们往往更愿意添一点钱买一些国际名牌;囊中羞涩的人……还说什么呢?给朕来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