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王妃喜爱的的鞋履品牌LK Bennett难逃破产命运
LK Bennett Ltd. 两周前被爆通过重组顾问公司AlixPartners LLP 寻求新的财政支持。上周五Sky News 披露该品牌已提交通知,表明任命破产管理人的意向,周四正式宣布破产。
LK Bennett Ltd. 始创于1990年Linda Bennett 在伦敦温布尔顿登开设的第一间专卖店。Linda Bennett 在2008年以7,000万英镑向Phoenix Equity Partners 和Sirius Equity Partners 出售品牌七成股权,公司陷入困难后,她在2017年以顾问的身份回归,并最终在9月重新买断两家私募股权公司的控股。
回归至今Linda Bennett 已经向公司借出超过1,120万英镑。2017年批出资产抵押贷款的Wells Fargo & Co. 富国银行旗下Wells Fargo Capital Finance 富国资本金融公司也是LK Bennett Ltd. 的主要债权人。
在上周五发给公司员工的邮件中,Linda Bennett 表示自己已经“尽最大努力……让品牌取得它所应得的成功”,但现在势态“艰难且不稳定”,管理层正尽一切力量找出最佳的路向。《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称:“大家都对引入新投资者满怀希望。”《每日邮报》的消息源则表示,即使有接盘侠,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该品牌要关闭10-20间门店才能继续长久生存。
现在LK Bennett Ltd. 在英国设有39间独立门店和37个百货公司专柜,聘用了480名员工,美国和欧洲大陆也有47间门店和专柜。
破产管理人EY 安永表示英国本土有5间门店会立即结业,同时遣散55名员工,而其他销售点会在该公司寻找买家的同时继续营业,在线销售则暂停。国际业务不在破产管理的范围内。
LK Bennett Ltd. 的联合管理人Dan Hurd 表示:“出售程序已经开始。”市场估计拥有英国最大体育用品零售商Sports Direct International PLC (SPD.L) 和House of Fraser 百货,且M&A 动作频繁的零售大亨Mike Ashley 迈克·阿什利、高街品牌Whistles 母公司The Foschini Group、Harris Tweed 哈里斯毛料的老板Philip Day 以及英国时尚协会前主席Harold Tillman 都有可能竞逐LK Bennett Ltd.。
根据最近的财报,在截至2017年7月29日的财年内LK Bennett Ltd. 实现销售7,740万英镑,同比减少1.8%,并因为商誉减值和业务重组而录得4,800万英镑的税前亏损,经营亏损为590万英镑,而前一年有10万英镑的经营利润。
LK Bennett 的高跟鞋和连衣裙常见于凯特王妃和英国首相Theresa May 文翠珊的公开场合造型。但不少消费者抱怨自从该品牌成为凯特王妃的衣橱常客后便大幅涨价,现在LK Bennett 招牌细跟高跟鞋的起步价达195英镑,最贵的皮毛一体大衣零售价高达1,495英镑,而绝大部分连衣裙的定价都在295英镑或以上。
消费者营销顾问公司Savvy Marketing 的首席执行官Catherine Shuttleworth 指出,这样的价位对剑桥公爵夫人当然湿湿碎,但“大部分英国女性在一条裙子上花200英镑都要三思,更别说300英镑了”。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 凯度消费者指数分析师Glen Tooke 认为该品牌的问题在于目标客群不清晰。被誉为英国“Queen of Kitten-Heel(猫跟鞋女王)”的Linda Bennett 曾表示要通过LK Bennett 把部分“邦德街的奢华带到高街”,然而显然高街顾客无福消受邦德街的价位。
去年接受访问时,Linda Bennett 则指出英国脱欧制造了巨大的难题,不仅“汇率前所未有的差(英镑贬值)”,西班牙生产的鞋履进入英国市场也面临关税的可能性。“从做生意角度来看,这是彻底的噩梦,”她对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消费者习惯的转变以及包括商业税、店租上升在内的一系列沉重成本令实体零售商备受重压。在LK Bennett Ltd. 之前,凯特王妃喜爱的两个设计师品牌Issa(宣布订婚时所穿的蓝裙子所属品牌))和Orla Kiely 都几乎倒闭。
Dan Hurd 指出在对零售商极为艰难的营商环境之中,该公司又进一步受到店租攀升和商业税率提高的冲击。另一方面,去年破产的百货零售商House of Fraser Ltd. 亦拖欠了该公司41.8万英镑。
品牌专家Claire Shields 指出“凯特效应”乃至任何名人的加持对零售商都是利弊并行的。以凯特王妃为例,她的亲身示范无疑可显著促进销售。另一方面,她有穿旧衣服的良好习惯,而每次她穿旧款刺激品牌需求时,品牌及时开发旧款重新上架的成本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