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胶市供需日趋紧张

胶市供需日趋紧张

2006-02-06 15:45:37 来源:华南地区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自2005年5月起,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天胶产区减产,同时全球天胶市场也处在低库存水平,国际胶市整体供需平衡被打破,沪胶也由此进入了牛市的主升浪,价格开始飙升。进入2006年,沪胶更是牛气冲天,基本面利好推动期价强势上涨,供需严重失衡无疑是推涨胶价的最根本因素,此外,相关外盘市场的大涨行情也有力地助推沪胶的上扬。
  天胶市场供应趋紧
  天胶的供应出现短缺主要是因为天胶生产受到恶劣气候影响。国际天胶主产国——泰国去年12月份减产30万吨,今年年初又持续降雨,使割胶工作在原本的旺季迟迟未能正常进行,直到1月25日才有消息称,泰国天胶供应已有所改善,但是产区胶树开始落叶,而落叶期的到来将使天胶供应进一步趋紧。干燥的冬季是东南亚的产胶淡季,乳胶产量平均将下降约30%。泰国东部地区冬季通常于1月底开始,延续至2月,南部地区冬季则始于3月,贯穿整个4月,因此,冬季对东南亚天胶产量的影响将在2月和3月份显现出来。而前期马来西亚的洪水和印尼的泥石流也使得本国天胶供应下降。国际产区的天胶供应旺季不旺,而如今又开始进入2月份的割胶淡季,天胶产量将出现季节性缩减。此外,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大产胶国联合限产也导致了天胶资源短缺。日本国内天胶库存始终维持在1万吨以下的事实可充分说明,东南亚产区天胶供应趋紧。
  另一方面,国内主产区海南去年受旱灾和台风影响,损失严重,2005年全年产量较2004年减产达11万吨以上。目前,国内产区已全面进入年中停割期,新胶生产基本为零,即使到今年4月底5月初开割,受灾的重创也将使产胶规模显著缩减14万—15万吨。由此来看,未来天胶供应日益吃紧。
  市场需求高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胶进口国和消费国,天胶消费量超过全球消费量的20%。2005年,中国进口天然橡胶数量达145万吨,同比增长15%,可见,虽然去年胶价大幅走高,但中国对天胶的需求依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国内天胶产量增幅不足5%,而国内汽车和轮胎消费增长幅度却达到20%—30%。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对天胶的需求和轮胎消费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橡胶消费将达到创纪录的300万吨。国内天胶的供不应求,已迫使中国已于两年前在老挝开辟胶园,并计划在缅甸和柬埔寨开辟胶园。此外,在未来15年中中国经济规模预计将发展到现在的4倍,这意味着中国对原材料进口将会显著增长,对于橡胶等工业品的需求不会降低。
  在需求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全球天胶供应却急剧减少,天胶的生长周期特性决定了其供求关系在未来5年内难以发生重大转变。可见,供求严重失衡已成为目前刺激胶价强劲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外盘市场推涨
  原油和东京胶是沪胶的相关外盘市场,其牛市氛围也推动了沪胶价格的上扬。首先,天胶是国内跟涨原油最坚决的期货品种之一。原油是天胶替代品——合成胶的原材料,其价格在过去数年一路上涨,并一度突破70美元/桶,随后虽有回调,但目前仍保持在较高价位,这直接导致合成胶成本随之大幅上扬,由此使得大量企业转向购买天胶,促使天胶价格易涨难跌。其次,东京胶受当地市场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及原油价格联动上扬的带动,成为基金的炒作对象,价格一路上扬,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外盘市场的强劲走势不但有力支撑了沪胶价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沪胶起到了推涨的作用。
  进入2月份,国际产区已是割胶淡季,而国内产区处于停割期,天胶供应不会有所改善,综合种种因素来看,沪胶的大牛市还将延续,虽然可能出现回调,但上涨趋势依然不变。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