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中国鞋 对港打击大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欧盟决定从本月7日(周六)起对中国生产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关税,为期两年。对此,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表示,欧盟为本港第二大皮鞋出口市场,涉及贸易额达到65亿港元,此次征税将会严重打击香港鞋业。而有制鞋厂家则担心,对华皮鞋征税可能会使欧盟采购订单转至成本更低地区。
香港鞋业总会副会长梁日昌担心,欧盟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会令大批订单被印度等低成本地区抢走。“自去年欧洲取消中国皮鞋配额制后,业界原先预计欧洲市场营业额会有20%增长,但现时估计增幅只有10%。”他说,目前难以估计措施对业界的影响,但大部分输欧的皮鞋均在广东省生产,约一半与港资有关,情况令人担心。
高税最终欧洲消费者承担
东莞港资协成鞋厂负责人郭先生在接受访问时表示,目前鞋类出口欧盟的利润大约在5%到15%之间,欧盟这次将关税增加了16.5%,无疑是让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到一个很微薄的境地。但是之前很多鞋类企业跟欧盟的客户达成了协议,将被徵收的税额共同分担。最终这部分关税还是要由欧洲消费者来承担。
但他认为,内地鞋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加上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其鞋品质量和价格都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超越的。“部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小的鞋类生产企业,将可能从出口的队伍中被淘汰。但是大部分鞋类制造企业,还是可以和采购商一起来共同承担面临的压力。”
而在东莞厚街的港资鞋企负责人林先生表示,他的鞋厂出口欧盟约佔到全部出口产品的30%左右,而列在此次增加关税的产品大约10%左右。“我早前已跟欧洲採购商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承担因提高关税而增加的部分成本。”
港商指港宜走中高档路线
林先生指出,尽管有采购商一起来承担额外增加的关税,但是由于人工成本、电力成本的增加,让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他认为,港资企业要彻底摆脱采购国的贸易壁垒,应该尝试用多年积累的生产技术和资金,创立自己的品牌,并且走中高档的路线。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出口12亿双鞋类产品到欧盟,其中1.45亿双受到临时性反倾销税的影响。
根据欧盟贸易委员会的调查,由于中国鞋类产品大量进口,在过去5年中,欧盟各国鞋类产品的产量减少大约三分之一。
- 上一篇:中国鞋企强烈不满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裁决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