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对欧盟对华皮鞋征收反倾销税决定的反应
欧盟于上周三(10月4日)表决通过了对中国皮鞋征收16.5%反倾销税的决定,自今年10月7日起执行,为期2年。表决结果中,共有12国反对,9国赞成,奥地利、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4国在表决中投了弃权票(等同于支持)。奥各主要新闻媒体都刊登了这一消息,其中奥《信使报》文章以"奥地利对惩罚性关税的决定负有责任"为题进行了报道。奥商界代表对欧盟的决定及奥政府的态度提出强烈批评,主管此事的经济与劳动部长巴尔腾施泰因则对欧盟及奥政府的决定进行辩护。
奥鞋类销售商协会的主席诺瓦克(Novak)表示,奥地利市场上每两双鞋中就有一双来自亚洲,但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征税措施将使来自中国和越南的廉价皮鞋价格上涨,涨幅最高可达20%。对于价位在50至60欧元的皮鞋,意味着每双鞋的价格将上涨约2欧元。
奥规模最大的皮鞋连锁公司"皮革&鞋业股份公司"总裁马来施(Maresch)对经济部长巴尔腾施泰因提出强烈批评,"就在欧盟征税方案面临失败之际,奥地利却提出所谓折衷建议,使形势发生逆转"。马认为欧盟作出了一个"痴呆"的决定,征税措施实施2年后,欧盟将重新评估,这令皮鞋销售商的采购计划失去安全保障,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马强调,目前无法估计征税措施给奥鞋类市场价格带来的影响,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首先,进口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其次,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有重大影响,因为很多国际交易以美元计价;此外,鞋价中有40%到50%来自生产成本,这部分又由原料价格决定。马预计,整个制鞋行业会尝试向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台湾或者印尼等地转移,甚至部分中国企业也会这样做,希望欧盟的鞋类价格可因此保持不变,但他本人无法就此作出保证。
面对来自商界的批评,奥联邦经济与劳动部部长巴尔腾施泰因(Bartenstei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辩护,"奥地利提出实施为期1年的关税措施建议,打开了通往妥协的大门"。巴称奥投弃权票的理由有三:首先可让中国和越南遵守反倾销的规则,主要是因为"两国鞋类出口价格可能低于本国销售价格",证明两国已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其次表达奥政府不属于强硬派的"信号",因为奥政府倾向征税期为1年;三表示出与意大利的团结,同时不愿看到欧委会陷入窘境。针对征税措施将使价格上涨的指责,巴认为这不足以作为反对理由,因为每双鞋仅涨价1到1.5欧元,同时,欧盟制鞋业将裁员归咎于来自亚洲的廉价竞争是有道理的。巴还表示,美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动作要比欧洲快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