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费”500万 西湖龙井如何搭上奥运班车?
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剩600多天,关于奥运的商机炙手可热,“西湖龙井”要不要参与北京奥运会指定商品的竞争?500万元的“入门费”如何来筹措?……昨天,浙江省茶业行业商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学者、茶业厂商,商讨“西湖龙井”如何“挺进”北京奥运的大事。
奥运供应商门槛有点高
要想让产品跟北京奥运会“捆绑”,代价也是不菲的。国际奥委会TOP计划、北京2008奥运合作伙伴、北京2008奥运赞助商,这些都需要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才能“入门”,留给中国本土中小企业的也就是“奥运供应商”这一角色了。供应商又分“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前者开价500万美元,后者为200万美元,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供应商里的最低入门级也达到了5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要在西湖龙井茶叶罐上贴上一枚“北京奥运会供应商”标记,最低门槛是500万元,而宣传推广及运作费用为入门费的5倍,也就是说总费用将达到3000万元。杭州哪一家茶叶企业有这个魄力和实力?
赞助奥运并不是包赚不赔,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中,只有约25%的企业有所回报,大部分企业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甚至血本无归,这其中也包括了伊利等三家中国企业,每家花费的60万美元“入场费”成为一笔昂贵的学费。
杭州茶企仍未走出小而散格局
尽管西湖龙井茶早就名闻天下了,但目前西湖龙井茶的生产企业依然是小而散,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要想进军奥运,企业必须抱团出击。省茶业行业商会秘书长阮浩耕如是说。
杭州的茶叶企业小而散,还处在茶农经济状态。西湖龙井下面的各种品牌就有20多个,突出一点的有5个左右。加上茶农经济的特点是一家一户,有名茶而没有品牌,众多茶叶企业都不愿意投入财力、精力搞促销。西湖龙井目前在参与奥运上遇到的困境,根源就在于此。
与会的专家和茶商们共同的担忧是,目前西湖龙井还只是一个产品名称,而非一个品牌。经营茶多酚、茶饮料的浙大百川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振长说,世界著名的“立顿”不种一株茶树,但是它收制的茶叶依靠这个品牌,全世界都认可。而生产龙井的浙江茶叶企业很多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标上西湖龙井后,消费者购买时却还要打个问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行业商会启动进军奥运之旅
一名茶叶研究学者坦言,“西湖龙井”相比其他产品具有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包括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在内,届时跟茶叶相关的奥运会参加人数估计将达到30万人。这是龙井茶提升品牌知名度一个很好的机会。市茶业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西湖龙井进北京奥运,那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将是非常遗憾的。
一位茶企的负责人认为,奥运入门费这么高昂,毕竟现在的茶业企业都不大,通过这次争取进奥运的活动,可借奥运这个大平台宣传自己,同时也让企业改变原先的松散状况,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
省茶业行业商会会长王东华认为,要发展西湖龙井,打破目前的小散格局,关键是要茶农、茶商、政府、协会等各方面“抱成团”,2008年有北京奥运会,2010年有上海世博会,要抓住市场机遇练内功。
“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协调、企业参与”这个模式成为大家的共识,省行业协会也承诺,将与北京奥组会接触,在具体了解申报程序、相关要求后再与会员企业分工协作。下一步很有可能由有心参与的茶业企业组建股份制的项目公司。
- 上一篇:缝纫机营销:得人心者得市场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