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营销评论:企业家的困惑与抉择
领先之道:专一性和多元化,体系制胜还是局部创新
段传敏:很多人认为作企业,作局部创新才是领先之道。大家认为到底是坚持体系制胜呢,还是局部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关键的?
何慕:对企业来讲,不同的竞争环境,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企业的发展不同阶段,你一定要抓住里边最关键的要素进行组合聚变,如果没有局部的聚变,在段时间内想快速发展,根本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在烟草行业,其实没有必要样样都做出像保健品、化妆品那么精到,没有必要因为整个行业的普遍化进程,还没有达到那种样样都拼刺刀的境地,企业其实更需要一种扎扎实实的扎马步。我们可以分不同的阶段,抓不同的重点。比方产品研发、品牌传播或者品牌拦截。一个企业要想基业常青,一定是从体系的点滴完善和建立开始。
朱玉童:企业在短时间,利用优先的资源对单点的突破是必要。要想持续的发展,还需要体系。你需要先生存下来,要积聚从单点的突破带来的有效力量,单点也往往会带来一个飞跃。通过点的突破为全面的竞争体系奠定一个基础,我觉得这点不矛盾。
茅理翔:我算了一下,现在方太10年,我们到第二个10年,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2010年能够达到50亿。每个人都要扩张,每个人都希望快速扩张,最好是一夜之间5亿,10、120亿!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我相信专一性的做法可以基础打的非常扎实。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我们明年会达到13亿,到2010年会达50亿。能够按照这样的速度上升,我认为我是满意的!
段传敏:现在中国发展,经济的发展飞快,新的行业不断的诞生,不断的爆发新的行业,不断有新的企业快速的发展,当然也有不少热钱等着企业家来拾,比如现在热的烫手的房地产业。据说很多企业都有房地产的贡献,像海信都有很大的房地产项目,国美的房地产对它的贡献也非常的大,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钱不去圈,如果我们有钱不去拿,企业家是不是感觉很吃亏?
朱玉童:有一个小故事,对我特别有启发。峨嵋山每天都有上上下下的老伙夫,当时来了一群年轻人和他们挑战。年轻人身强体壮,他们跑的非常快,但是他们爬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行了,但是最终先爬上去的是老伙夫。伙夫没有跑,他是持续的往上爬。我觉这就像做品牌,就比如一个小的品牌,他现在非常的小,赚到了钱,但是它会不会有未来,作品牌是一个马拉松,在某一个路途中,你跑得很快,但是是不是会到终点,能不能做到最后的?我从来没有听说可口可乐去搞房地产,方太的做法还是对的。从全世界来说专业化成功的公司占了97%,而多元化成功的率3%,这样的比例就看出来了,可能你一时很厉害,但是未必未来很厉害。也许一个阶段会慢一点,但是最后还是超越那些“快热”的。
段传敏:如果我们打一个比方,龟兔赛跑。是不是我们觉得龟的速度反而必须是稳健的,只要这样才能赢,因为我们要看的是最后,是结果。
何慕:在四年以前,我和方太公司合作过,这当时是商业秘密。当时方太在推广品牌,再次作一个提升的规划。如果让方太的销量快速短期激进翻倍,我自己觉得有几十种个做法,但是从后来看,方太并没有过激的市场行为,稳健增加也翻倍了。最佳、最好、与最大有什么区别?我有一种体会,一个民营企业,老板的企业战略、愿景很大层面上,是对企业、对自己的一生达到什么样境界的一种希望。但是,我的理解是企业规划不是盲目的,不是快速的扩张,不是一定进入“麻将窝”,不是和每桌上都打赢,而是认真打每一牌,在这里扎扎实实打,把这牌打好。
段传敏:其实胡先生就一直以来在手机电器领域内扎扎实实找红海,虽然不是新兵,但是他很善于后来者居胜,他有一个“3553”计划,3年进入前5名,5年进入前3名,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胡先生,你为什么不去追求慢工出细活的呢?
胡海:手机这个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不一样的,在行业内国内手机品牌都在夹缝里面,国外产品一直都是非常强大的攻击。做国内手机品牌的,如果你时刻不想保持产业规模,如果想赚热和快,那么下海作无码机、水货手机算了。没有点野心,就不要做,就不做,要作,起点就要高,就要快。为什么我们把目标定的很高,实实际上我们不认为这个目标有很高。我们曾经很轻易的达到这个目标过。我们的团队并不是新的团队,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的经销商都在手机行业里面都经营了很长时间。作为一个很长时间的优化组合的团队,其实自己的目标并不是提高的很高。你快也好,慢也好,要看产品的行业特性。行业的不同,这个规模也不同。手机的变革相当的快,而且要一下子打上市场,把对手打倒。以前大家的普遍增长可能百分之几百的上升,但是到现在只有25%—30%,这是市场规律性的问题。
企业的坚持与超脱以及变”与“不变”
朱玉童:BP机曾经很流行的,当时有一家公司叫瑞送,是最大的做BP机的公司,他当时做的非常火爆,但是随着BP机的淘汰,他没有开发新的市场。但是他把站点放到西部市场、农村市场,做的也很好,但是还是死了。包括商务通,曾经很成功过,但是当时他没有及时转型他就被淘汰了。我觉得变是一定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一定要变的。丰田的老板曾经说过,在这个社会上,“企业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企业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些都经历很多东西的沉淀,代表一个企业与生俱来的东西,包括创始人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念,也不应该轻易的改变的。但是,像销售渠道仍然是可以变的,包括渠道模式和产品的包装外观等等,我觉得这些都应该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改变的。全世界说3M公司做得好,那其实是一个技术失误。他把学习当做创新,当做理念。作为一个企业,特别要走出去,视野还是很关键的。
段传敏:我们习惯性看到企业的变,主要是基于很多压力,企业陷入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变化,在企业产品非常畅销的时候而没有选择变,结果想变的时候反而变不回来了。
何慕:大家有没有参加83年的高考?当时看图写作文是关于挖井的问题,一个人总是挖两下看到好像没有水就走了。回到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哪些地方要变,什么时候变?变成什么样?我觉得这应该是企业家要看到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该放手时就放手也是一种魄力。“挖”还是“不挖”,是真正对企业家的深刻考验。我觉得变是永恒的主题,但变不是说任何手段浅尝则止,要用创新的方法。我们不要为变而变,要为“不变”而变。
胡海:但是不要想变就变,首先要看合适不合适你的企业。手机行业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变,像TCL手机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不变,我们提出坚持做销售电子产品不变,我不管市场有什么变,我们的营销模式永远不变。我经常遇到什么情况,开会的时候可以把5年前的讲稿改改还是可以讲出新意来。
茅理翔:方太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比如产品、企业的品格、人品。这一些核心理念是不可改变。但是你的产品、技术和管理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所以方太是不断的创新。做企业作老板永远是难的,难就是难在判断的问题上,如果这里有水,你不继续往前挖放弃了就可能找不到水,但是也许这里根本就没有水,你如果不放弃永远都不会成功。
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心态很重要
段传敏:河南在崛起的过程当中需要思考,怎么来第一步领先,然后持续领先这类的问题,对于那些创业者来说,他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各位专家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朱玉童:在和河南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首先,营销策划这样的理念,我认为,河南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接受,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二个感受,大家都比较着急,希望今天和你合作,第二天就想看到效果。其实任何策划营销咨询只能够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着急能够理解,但是感觉还是努不要太着急。第三个,走出去河南的企业太少,整个视野还是不够,还是相对封闭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少林寺是河南最宝贵的财产,北京推出《风中少林》票价可以卖到500万美元,但是推出这个片子的,不是河南的推出的,也不是河南策划的,反倒是深圳公司。河南的品牌化意识是比较弱的。比如说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就没有出现像金龙鱼这样的食用油品牌等等。这些都值得反思。
何慕:河南企业我也接触过一些,河南有一个怪现象,河南是出策划人的地方但是河南企业,却不信策划人,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我的感受应该是河南滋生的历史资源、文化、背景等等应该有一个区域性的定位,比如宁波,知名品牌,知名商标非常多,它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原材料的供应到技术人员,它已经形成具有区域的竞争势力的产业。幸运的是河南有了这样的产业,最明显的是食品。
茅总:在宁波,天天都有企业家诞生,人人都想做老板,这种商业氛围就很好。实际上河南是农业大省,如何把农业这块做好,能否把农业的深加工变成产业化,然后把品牌和企业作上去。我想每个地区,都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当地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不一定要去复制别人的理念,像宁波地区是以小家电为主,河南要对自己很好的定位。理念不应该去复制,但是应该去思考。
朱玉童:《美国周刊》登的一篇文章《满大世界都像青花瓷一样》说的好,其实人都有欲望的,都想发达。我希望河南的企业再更多一点欲望,再善于表达一些,中原地区的人还是太内敛。对于企业或者创业者来说,心态也很重要,第一个不论你的企业有多小,哪怕是一个人的公司,你都想到未来把他办成一个大公司;第二个,不管有多小,都要有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念。就像柳传志,在一个仓库里的时候,他就写下了“世界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最后一个,“成功就是等于再坚持那么一会儿”,坚持就是胜利。
何慕:那些准备或者正在创业的人应该选一个好产品,或者是一个好的项目在快起潮的时候,你也搭条船往下去,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利用创新,去整合产业。要有好心情。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自己弄得愁眉苦脸,满天怒火的。去笑脸面对你的客户,用笑脸面对你的消费者,用笑脸面对你的同仁。把你的企业,把你的产品,把你模式,把你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能够帮助你带来利润的人。
茅理翔:我讲三点。第一、选择方面,选择市场的方向。我准备给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我的顾客是谁,这个方向认准了非常重要。第二、认准方向以后,你要不断的去创新,去学习。品牌要创新,观念要创新,文化要创新。第三要坚持。
胡海:河南这个地方,我觉得可以在某一两个产业上面发展,通过很多类似的企业集群,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关于创业的这一块,我有很深的体会,首先是就像进入赌场一样,敢不敢赌是前提的问题,剩下的第一就是做什么?刚才前面的几位都讲了。第二个这些都是不是我一个人怎么作,怎么做?在心里承受前提下,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第三个问题是卖,用什么方式卖。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就可以干了。
- 上一篇:中小企业渠道营销创新兵法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