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产品突破“绿色壁垒”成本高昂
由于国际社会对纺织品、皮革、农产品等产品产生的持久性有机物(简称POPs)污染有明确要求,如果不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到2010年,我国许多产品出口将面临POPs“绿色壁垒”。
这是从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协调会上获悉的。来自11个部委的国家履约工作协调组成员单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国际训练研究所联合国机构和世界银行等POPs公约国际执行和实施机构以及意大利、德国、日本、挪威、芬兰、欧盟等国代表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充分肯定了我国的“国家实施计划”。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说,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稳步推进履约工作的基本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履约工作无疑会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但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履约公约要求,将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分重点、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履约工作,在今后5至10年内淘汰氯丹、灭蚁灵及部分DDT的生产与使用,优先解决一些高风险的POPs废弃物和污染场地的处理处置,并在重点行业示范BAT/BEP,努力减缓和控制中国二口恶英排放的增长趋势,充分利用公约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机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淘汰一些落后工艺和产品,积极研发和推广替代品、替代技术和低污染物排放技术,提升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目标。
未来10年,我国为削减POPs污染,总投资将达到340亿元。这一数字不包含已受POPs污染的场地治理费用。国家环保总局履约办副主任庄国泰说,这340亿元的估算可以说是我国在2015年前为履约所做的工作的成本,将由国家及地方财政、国际资金支持、企业投入等多方面筹取。
- 上一篇:张淑华:07年我国毛皮业发展前景预测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