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各行各业在经历一次次的洗牌,一次次的跨越和演变之后,已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品牌模式化、运营体系化阶段。面对品牌时代的激烈竞争,如何百舸争流,勇夺市场?如何独树一帜,找到差异化的经营之路?日前,在一场品牌营销研讨会上,一位从事食品行业营销工作多年的营销总监提出“品牌八维法则”...
-
自去年开始,粤企外迁的消息不断传出,更出现了珠三角千家鞋企倒闭或外迁事件。最新数据显示,前5月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亏损企业达11006个,增长12.7%,亏损额207.96亿元,增长49.3%。而珠三角出口鞋类企业比去年同期减少2331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粤企尤其珠三角企业未来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
目前小企业融资难已成公认事实。记者在东莞调查发现,东莞的中小型鞋企大量倒闭,除了贷款困难资金紧缺外,受累其他关联企业、原材料涨价与人民币升值也是重要原因。 易被关联商家连累 “我也快顶不住了,”昨日,东莞市某鞋业老板董先生叹出这样一句话。 董先生来自湖南,他的鞋业公司位...
-
前几天我去某市繁华的步行街和解放路商圈考察,某知名鞋企的豪华大店在步行街口声势夺人,这说明开大店,必须要有极旺的人气,有充足的人气,大店之势非一般鞋企能做到的,而且能带动同品牌其它N个店的生意。而另一家名牌鞋企的解放路集成店从原来的多间变成双间,店前贴上了转让信息。看来,几多欢...
-
东莞的告别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对第一代东莞外来工来说,他们面临一场“讲不出的告别”。对东莞自身来说,也必须拿出勇气挥别昨天。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史上,东莞是一个奇迹。以蕞尔小城,吸纳了千万外来劳工,创造了几百倍放大的产值,以及内地最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内地鲜有哪一个偏僻村...
-
在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下,目前工业品成本上升可能从以前的结构性影响转化为全局性影响,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受国内外双重力量挤压,广东近三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亏损。而调查显示,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更大。专家建议,应适当调整调控策略。 生产成本骤升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
-
如果说连锁专卖店只是把店开在部分顾客的旁边,那么网络商城则是把店开到了所有顾客的家里。日前,中国最大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宣布其网络销售平台——奥康网络商城(网址:)正式运营,全面开展网络营销业务。 据介绍,奥康、康龙、红火鸟、美丽佳人以及国际品牌万利威德等奥康集团旗下五大品牌...
-
两天前,石狮服装参展考察团从巴西归来。考察团6家企业除赴巴西参展之外,还“微服私纺”考察了圣保罗、里约等地服装批发市场,为石狮服装开拓南美新兴市场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巴西的圣保罗州好比是中国的上海,是巴西的金融贸易中心。石狮参展考察团在圣保罗等地市场明察暗访后发现:石狮T恤...
-
自去年开始,粤企外迁的消息不断传出,更出现了珠三角千家鞋企倒闭或外迁事件。最新数据显示,前5月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亏损企业达11006个,增长12.7%%,亏损额207.96亿元,增长49.3%%。而珠三角出口鞋类企业比去年同期减少2331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粤企尤其珠三角企业未来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
-
最近,17家泉州知名企业斥资5亿元以上,联合组建了“福建省闽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运作投资集团发展模式,其中不乏七匹狼、海天轻纺、文兴纺织、福诚等跨越产业链诸多环节的实力企业,甚至还有工艺品行业的力量介入。 事实上,泉州民营经济界数年前便有类似的动向。2005年,安踏、九牧王、菲莉...
-
代理国外品牌新思考之模式篇 在代理国外品牌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泉州企业至少探索出了三种运营模式:依托自有制鞋工厂,鼎力经营三个以上的国外品牌;自创品牌与代理品牌同时运营,追求自身的战略目标;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往下游延伸,以求扩大发展空间。模式1:依托自有制鞋工厂鼎力代理多个品牌在...
-
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执行本土化时,寻求代理可以缩短新市场的培育周期,本土企业也可以节省自创品牌的成本,同时还能获得溢价、技术及渠道等方面的收益。然而,与此相伴随的担忧是,这会不会造成“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尴尬? 节约:时间成本品牌成本 对于目前国外大量品牌为泉州企业所代理的现象...
-
鞋,与我们的生活太有联系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是人,一般都要穿它。不管娘亲纳的“千层底”,还是作为商品的鞋(其所对应的顾客非常宽泛),钱财可以是“身外之物”,但鞋却是一个人一生最亲密的“伙伴”----不可缺少的“身上之物”,脚上不穿鞋,那是多么不自在!因此,鞋,由古以来被演绎成说不...
-
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上周五上涨19个基点,首破6.86大关。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591元,创年内第50个新高。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一表示,尽管投机资本的流入令人担忧,提高利率仍然不失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一种选择。他称,央行在运用货币工具时拥有多种选择,包括公开市场操作,...
-
提高价格 节省开支 外汇结算6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牵一发而动全身,油价的提升触动了下游产业紧绷的神经线,各行业普遍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下挫等不利因素。此番油...
-
营销实例 整个展位布置得像“太空舱”,身临其境,科技感十足。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体博会上,当国内外运动品牌纷纷“扎堆”奥运主题时,来自晋江的喜得龙却别出心裁打出了“科技牌”,引来业界的一片关注。 喜得龙的科技营销可谓步步为营。自2006年打出了“喜得龙科技”的品牌概念后,2007年4月,...
-
在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两个月的时候,6月初,北京奥组委联手中国广告协会共同发布了《防范奥运隐性市场广告行为倡议书》。表示2008年8月1日至8月27日期间,任何未经特别授权和批准而使用本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官员等作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应暂停在媒体刊播。 奥运营销资源这块蛋糕虽然非...
-
近年来,欧盟对中国鞋企的反倾销调查愈演愈烈,纺织服装、玩具、箱包等行业也频频遭遇技术壁垒,出口形势可谓相当严峻。国内市场上,外贸企业的转型、内销品牌销售网络的扩张,竞争更是激烈。于是,“走出去”就成了一些企业的不二选择。和“多元化战略”一样,不少泉州企业在这几年就纷纷提出了“国际...
-
来自广州海关的消息,作为中国重要的鞋类出口基地,珠三角的鞋类出口今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今年头五个月,珠三角地区出口各类鞋9.4亿双,大幅下降25.7%。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但是,鞋类出口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45%,出口总值达到3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数量...
-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杨根生书记6月11日调研制鞋产业时提出的要求,6月27日下午,市政协主席杨鹏飞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破解当前制鞋产业面临的难题,促进制鞋产业快速发展。副市长张丽冰、阮军出席。 经贸、劳动、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并针对制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
-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初步显现。昨日,广东省情调研中心正式发布《2008广东省情调查报告(2007年度)》(经济形势篇)。宏观经济专家指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利用外资和外贸结构开始转型。但各地产业结构相似,竞争无序的问题比较严重。在转型期,建设廉政高效型政府尤为紧迫。 加工贸...
-
衡水市纺织服装业起步较早,近年来发展很快。大营皮毛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皮毛加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天下裘都”之称,棉纺织业、服装业五六十年代开始在衡水兴起。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衡水纺织服装业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纺织服装业作为经济先导型、科技进步型、劳动密集型及出...
-
中小型企业在资金、管理、人力等方面都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企业当如何拓展渠道,又当如何修正前进中的错误实现突破呢?虽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差异很大,但在渠道领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毕竟,隔行不隔理。认识自己,至关重要!案例:一家饮料企业,年销售额仅300余...
-
步入2008年,一浪接一浪的“停产潮”袭来,包括制鞋、服装、玩具、陶瓷在内的众多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这些企业是悄然倒闭,还是转移升级?已经和正在转移和升级的企业生存状态如何?它们有何困难?应该如何应对?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展开了调查。 产业转移: 向内向外皆遇“...
-
黄发静如今备受煎熬。他非常担心他为之奋斗了25年的金属打火机产业,会在他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 黄发静是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的副会长,也是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5年前,为抵制欧盟CR技术性贸易壁垒,黄发静第一个站出来,且信心满满,因此获得2003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 金属打火机,...
-
温州6万家企业正处于停工的煎熬状态,这大约是近半月间除江南水患、地震余波以外最为惹眼的事件之一。新华网6月19日以《温州模式生死劫:6万家企业命悬一线》为题的文章一面世,立刻引来各方关注。这仅是一桩突发事件?冲击性如何?抑或是经济发展中必须历经的一个环节?是产业升级绕不过去的涅?...
-
针对外界唱衰以制鞋业为代表的温州优势产业,温州鞋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行业分析报告称:类似广东的“鞋企倒闭潮”不会在“中国鞋都”温州上演。目前温州鞋企倒闭只发生在小型企业,是产业洗牌的结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呈“强者恒强”之势。“温州鞋企不同于广东”眼下,有“中国民营经济风向标”之称的...
-
6月28日至29日,国家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一行莅临泉州,对鞋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自去年以来,国内鞋业产业遭遇成本上升和出口受挫双重困境,晋江鞋产业整体形势有喜有忧。今年前5个月,晋江鞋业产业主要指标在困境中保持顽强的增长态势,制鞋业工业产值完成132.77亿元,比增20%%;规模工业...
-
今年1~5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没有出口实绩,来自广州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了这一信息,但《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发现,存活下来的鞋企同期出口额却同比增加16.5%。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昨天就此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
-
在汇率变化、原料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刺激下,广东出口大户“鞋类”企业遭遇滑铁卢,记者昨从广州海关获悉,今年1~5月,广东出口鞋13.5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15.5%;更值得关注的是,鞋类最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出口各类鞋9.4亿双,大幅下降25.7%,近一半出口企业退出制鞋产业。 出口企业 比去年锐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