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五大自主品牌营销战役
2007年,日系车逐渐开始强盛,韩系车开始遭遇滑铁卢,德系车在和日系车的交战中稳固求增长,美系车正遭遇市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众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然而,2007年依然是自主品牌大跃进的一年,在遭受合资品牌集体下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战斗力。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的情况下,汽车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营销的成败几乎就决定了市场成败。自主品牌在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在汽车营销上下功夫,笔者就2007年国内五大颇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营销方式做一总结盘点。
荣威:品质营销
荣威从去年品牌启动到今年品牌第一辆车下线和推广,荣威就以高起点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在国内中高端车市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荣威一开始就从高端切入,树立了国际化中高端自主品牌形象,和合资中高档品牌走在了同一起跑线,因此,荣威在品牌营销上就独辟蹊径的走品质营销路线。
从开创“第四极”英系车思路到牵手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从“荣威‘贵雅亦激情’驾控巅峰中国巡演”到“荣威尊享礼”跨界营销活动的开展,荣威品牌推出的一系列大手笔营销战役,无不从尊贵的品牌品质形象出发。后来的“机械也是一种品质”、“服务也是一种品质”等更是将品质营销做到了极致。
奇瑞:气势营销
2007年上半年,奇瑞作为自主品牌确实在销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几度冲入销量前三甲,进入了以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为基础的第一军团。不久,奇瑞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奇瑞百万下线”仪式,一时间,奇瑞百万下线的话题充斥在各大媒体。
奇瑞百万下线确实是自主品牌可以拿来作为气势营销的一个切入点,不过过多的气势营销难免会引起大家反感。奇瑞下半年销量的滑坡多少还是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才是当务之急。
吉利:话题营销
吉利品牌在2007年最大的营销动作莫过于“360万全球征集新车标设计”活动,一时间,业界关于自主品牌纷纷换标的话题在网络上讨论得沸沸扬扬。
在吉利换标之前,已经有不少自主品牌低调地实施了换标行动,不过并没有在舆论上造成轩然大波。吉利在换标行动中的高调宣传,着实在业界制造了一个话题焦点。高调的吉利或许能够靠着换标话题的热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不过媒体对于换标初衷的猜测质疑乃至否定之声多少会给吉利带来一些尴尬。
比亚迪:概念营销
一直以来,最为自信的自主品牌莫过于比亚迪,被业界称为“电池大王”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高调宣布比亚迪生产的汽车要在2015年做到全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这意味着2007年就要以10万辆的产销基数开始。
虽然不少人对王总的这番话抱以“大言不惭”的抨击,但从营销角度上来说,“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这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概念营销,与卡罗拉“5米印象”的概念营销同出一辙。除此之外,比亚迪在广州车展上更是大力渲染新能源概念,制造了一个“引领产业革命”的新概念。希望明年比亚迪真的能够在新能源汽车上有所作为。
双环:冒险营销
9月11日,也就是法兰克福车展媒体日第一天,双环汽车不顾宝马和戴姆勒-奔驰汽车的声明,毅然决然地带着酷似宝马X5的CEO及酷似smart的小贵族来到了法兰克福车展,双环的出现毫无意外地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双环汽车如愿以偿“出名”了。
把如此大胆抄袭的产品放在世界车展上展出,双环进行的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冒险营销。冒险营销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给双环的海外发展之路蒙上了厚厚一层阴影。
Anyway,祝福所有的自主品牌在08年有更好的业绩!
- 上一篇:阿桶故事:创意营销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