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0、80年代,三代人构成了现今职场最美丽的风景。从本版的三期连续报道中,三代人互看互评,有火花,譬如对“80年代”的争论;有共识,譬如对“60年代”的信服。不知不觉中,“职场三部曲”奏响了最后一部,今天的主角也换成了70年代职场人。 “6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压力,“80年代”自...
-
编者按:都市年轻白领阶层是目前职场的新贵,如何取得成功是他们中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不过,在现阶段许多人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你最需要什么成功智慧--当代白领成功素质及意愿”调查,清晰而客观地为白领们描画出他们的优势和缺陷,而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金牌白领,并非调查数据所能说明。...
-
MBA在我国起步较晚,如果将历史倒推几年,有人问你什么是MBA,或许你会以为对方说错了。“什么MBA?NBA吧!”类似的闹剧连一些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也曾上演过。但时至今日,再有人问起,不单职场人士能流利回答,就连小学生也能说出过子丑寅卯。 但随着MBA教育在社会的广泛铺开,MBA发展中存在的...
-
培训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对培训的日益重视,针对员工和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在企业中已规范有序地进行,而针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就比较少见。尤其是针对总经理的培训则更是罕见为什么不培训总经理。 究其原因: 一、是培训人员没有“眼睛向上”的意识,将“培训”一...
-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的层次也日益从传统的产品层次竞争和单一的服务导向的竞争,提升到了的综合品牌力层次的竞争。 按照4:2:1的比例观察,我们会发现,能在市场上占据4成或以上份额的领先企业,90%以上都是品牌资产即为强势的品牌;而屈居第二的,占据2成或以上份额的企业,也有80%以上是...
-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诸如无边界组织、跨国公司、多国公司等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外派人员就是伴随着这些组织类型的出现而产生的新型员工。所谓外派人员是指由母公司任命的在东道国工作的母国公民和第三国国民,还包括在母公司工作的外国公民...
-
每个公司都非常重视新员工入职前培训,但重点都是采用一种灌输的方法,讲述企业的规章制度,让大家明确一些必须要了解的规定,哪些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实际上这都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些内容深入地讲、深化地讲,让员工快速地融入企业之中,有一个快速有效的办法,就...
-
女性实际在生活中有个舒适区,那就是她的习惯。一般人不爱走出舒适区,因为走出以后就有压迫感,觉得不安全,一旦走出去就觉得是坎儿,觉得很难过去。”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本部副总经理陆致瑛说。她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女性管理者课程班的学员。近日,女性管理者课程班举行了毕业典礼...
-
提起“工伤”二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上下班路上出车祸”、“工作时间受伤”等等例子是脱口而出,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职业病”。 “职业病”不被大家关注,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其他突发性的工伤事件来说,“职业病”的产生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认定也相对困难许多,而且发生范围也相对没...
-
如果我们尝试倾听历史,那么历史或许就不会重演。但就业市场的情况似乎正好倒过来:只有我们预计历史不会重演,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声音。 失业率下降与就业人数增加之间的古老关联已被重写。失业率对就业人数的增加变得异常敏感,虽然以90年代的标准来看目前就业人数的增加看来仍显温和。我们一...
-
拿高薪,是职场中每个人的梦想,但究竟能拿多少钱,得由你的职场身价决定。什么是职场身价?自己的职场身价有多高?怎样有效提高职场身价?日前,一场“明年身价值多少”的主题沙龙吸引了众多职业人参与,可锐职业顾问就这些问题指点迷津。 职业顾问认为,职场身价不仅指薪资、奖金、福利等...
-
新华社澳门5月9日电随着澳门经济高速发展,澳门人力资源出现巨大缺口,今年首4个月特区政府劳工局已收到雇请外地劳工申请4000多宗,超越去年全年的申请数字。 劳工局局长孙家雄分析说,外地劳工申请数字的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申请增加所致。孙家雄表示,劳工局审批外地劳工输入的尺度未有放...
-
2005年初,人事部根据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福建、广东、内蒙古等全国27个地区和城市上报的信息进行了统计,通过专业预测,为毕业生就业引路。 热点一:哪些专业好找工作 与2004年相比,2005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主要包括工商管理、企业...
-
在跨国公司中实习的机会已经让大学生争先恐后了,而通过实习能够最终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则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心里打的小算盘,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究竟怎样有效利用实习的跳板,得到企业的肯定,轻松让自己“转正”呢? 实习是进入名企的捷径 招聘和培养实习生,已成为很多企业储备和选拔...
-
IT业是跳槽的HOT地带,IT人士在每年的跳槽大军里总能扮演重要角色。换个环境换个活法,实在是让人向往。但是经过可锐调查,80%的IT业高薪族跳槽时将会碰到艰难关卡。所以可锐专家提醒IT高薪一族:跳槽火山口要悠着点,作好面对关卡的前期准备是关键。 案例:Alex已经在一家港资软件公司工作近五...
-
从“复旦毕业生卖鸡蛋”看青年的人生选择 ◆本报记者任湘怡 一位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毕业时选择回老家农村“卖鸡蛋”。这个超越世俗眼光的选择,2年半以来,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选择,在当事人看来,是“效率最大化”;而客观上,则给古老的传统农业带来现代化的...
-
Dr.Lee一走进成功职业指导中心的会客室,就开始大倒苦水,一口气抱怨了45分钟。 Dr.Lee是个"海归",在美国拿了绿卡。学成回国后,被高薪聘至一家国家级的科研所。他的业务能力非常强,所长更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当业务副所长,并且派了两个博士作他的助手,全权负责一个重点科研项目。一时之间,...
-
本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桂林 本报驻乌克兰特派记者 黄晓东 本报驻马来西亚特约记者 孟青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加。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留学国家被大多数人看好,但受签证、费用、语言、留学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一些学生往往先选择较易申请留学的国家作为...
-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中国留学市场有三类发人深醒的现象: 第一,逃难情结。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越发浓厚的“逃难情结”问题一直存在。一位年轻漂亮而且口袋比较殷实的中国女子居然以获得一本塞拉利昂护照为荣,而国际机构对塞拉利昂的评价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第二,留学垃...
-
如果要为这几年的热门词汇排名,“海归”、“海待”一定会名列其中。这是一种调侃,却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思考。虽说仍然有很多人考虑在大学甚至高中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出国留学,有关专家提醒说,出国留学前要冷静地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看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留学前的各项...
-
薪酬只是骨干经理人跳槽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对于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主要考虑的还是一个能实现自己的才能、能使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的舞台,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组织、团队的品牌得以提高。 跳槽时最难舍的是什么? 我认为跳槽时最难以割舍的就是情感。第一,你和原来企业的...
-
时下,很多搞营销或企业管理培训的公司或个人以追求学员的笑声或掌声大小与次数来衡量培训的效果(对时下许多接受培训的人员来说,给予掌声与发出笑声对课程实际效果的认同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公开叫出了“一次培训掌声(笑声)少于30次不收费”的推广口号。而众多需求培训的企业也跟风而动,纷...
-
管理培训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完善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应该是企业遵循的起码客观事实。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似乎完善的管理培训工具,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培训工具的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性、普遍性、可借鉴性是评定企业管理培训最受欢迎的基本指标,这项指标的...
-
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假期充电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除了社会因素,如个人的上进心、进取度以外,最主要的应该是IT行业从业的特殊性。IT行业是节奏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五一、十一的假期对他们来说是学习的宝贵时间,北京科胜培训中心的长假培训班火热就从侧...
-
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培养人才和组织成长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们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接触中,我们感觉到,企业培训如何开展,如何保证培训效果,多数企业表示困惑和茫然。大多数的想法是通过与知名的顾问公司合作,更多的关注点在讲师课程的内容、讲师风格等...
-
在企业时,参加过很多培训,见识过老外讲师、港台讲师、大陆讲师,不同地区、背景、文化的讲师有着不同的授课风格。自己做了专职培训讲师以后,上过很多课程,有些课非常成功,学员的评价很高;也有个别课是“涉险过关”。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观察其他讲师的授课经验,引发我思考一个...
-
2010年至少需要7000人目前获得认证的只有1000人 “目前北京市取得认证的体育经纪人只有1000多个,2008年之前急需一批优秀的体育经纪人。”在日前的奥运场馆及赛后运营论坛上,北京经纪人协会体育委员会的邓旭表示,中国的体育经纪人缺口巨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把体育经纪人申报一门新职业,年...
-
上周日在虹口足球场举行的2005年首场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异常火爆,场外排起长龙,场内被塞得满满当当,致使招聘会主办方不得不限制入场人数。51家招聘单位共提供了386个职位,仓储经理等管理人才非常吃香,报关员、单证员等操作人员需求量非常大。但现场不少应届生嫌基层工作太艰苦,对工作地点挑肥...
-
白领制造与蓝领制造 徘徊在解放碑,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张温一脸无奈,本月以来求职经历一波三折,已经应聘几家单位都没成功。她知道的是,全班30个同学找到对口工作的只有2个,其余大部分都找的是文员、销售、业务员一类。但是学了两年法学,她不愿轻易就这样放弃。 比较起来,青年工人高波的经...
-
不久前,复旦大学发布的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中显示,过去的10大热门专业中有一半都被重新“洗牌”,趋势更表明,一些过去从未上榜过的专业正陆续进入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的前10名。 平均薪水今年有所增加 虽然就业形势的严峻一直是不少媒体在传递的信息,但实际上今年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